善本书室藏书志
四十卷,附录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号松存,浙江钱塘人。丁氏曾于“八千卷楼”之外另辟“善本书室”专收宋元刊本,达二百余种,明精刊、旧佳钞、稿本、秘本达二千余种。此目与《八千卷楼书目》相类似。始撰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每书著录书名、卷数、行款、藏书印记,并撰写题解。卷一至五经、卷六至十四史、卷十五至二十三子、卷二十三至四十集。其收书标准较严,提要亦很精详。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钱塘丁氏刻本。
四十卷,附录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号松存,浙江钱塘人。丁氏曾于“八千卷楼”之外另辟“善本书室”专收宋元刊本,达二百余种,明精刊、旧佳钞、稿本、秘本达二千余种。此目与《八千卷楼书目》相类似。始撰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成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每书著录书名、卷数、行款、藏书印记,并撰写题解。卷一至五经、卷六至十四史、卷十五至二十三子、卷二十三至四十集。其收书标准较严,提要亦很精详。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钱塘丁氏刻本。
二卷。清徐继发撰。徐继发字绳武,贵溪人。其书专以后天诸图为主,由占筮卦气而蔓衍于律吕等韵。前有自序,说“后天之道以致用为主,而造化之流行有常有变。常者宰之于帝,变者藏之于神。履其常者以卦为体,通其变者
一卷。清黎庶昌(1837-1897)撰。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清末学者。廪贡生,官至川东兵备道。初从学于郑珍,后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
一卷。元马宗素(生卒年不详)撰。马宗素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
一卷。清王嘉禄(1797——1825)撰。嘉禄字绥之,别号井叔,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诸生。著有《嗣雅堂集》。所著《桐月修箫谱》,又名《嗣雅堂词集》。家学深湛,清才绮丽。当嘉庆、
一卷。清朱纲(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朱纲字子骢。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一作高唐)人。由贡生捐授兵部主事,官至福建巡抚,卒谥勤恪。纲与兄缃、绛皆学诗于王士祯,本集为王士祯所评定。诗颇清浅。有清初刻本。
东村八十一老人编。八十一老人即许重熙。是书一名《甲乙汇略》,又名《甲乙两年汇略》。自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起,至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马士英逃于杭州被杀止。末附甲申日记,前有自序。书为编年
不分卷。清吴观礼(?-1878)撰。吴观礼,字子隽,号圭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治辛未进士,官编修。同治初,吴观礼以刑曹参与左宗棠军幕,后思母,辞归。入都礼部试,中第,旋入词林。光绪时,典试蜀中,
见《五经类编》。
一名燕间录。二卷。明陆深(详见《南巡日录》条)撰。此书为陆深随笔札记之文,共二卷,杂论史事得失,经典异同,也涉及一些当代故实。如:“我朝准周礼建官,以吏、户、礼、兵、刑、工为次第,在庭立班亦然。宋制虽
十四卷。《次编》十三卷。《续编》二十二卷。《后编》二十二卷。《余编》八卷。《补存》三卷。《外编》十二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号柏堂,学者称“柏堂先生”,安徽桐城人。性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