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辛绍业撰。绍业字馥十,一字敬堂,江西万载人,嘉庆进士,受督学翁方纲赏识,官国子助教,卒南学署。见江西通志。有《易图存是》、《周礼释文问答》及是书。书首有自序,以为抽取五官而充冬官不妥,主张“好
五卷。清俞樾(详见《春在堂诗集》)撰。该集五卷,包括论篇、说篇、释篇、议篇、杂篇,每篇各一卷。有俞樾自己作的序,序中说,各篇命名是采用《晏子春秋》谏篇、问篇、杂篇之例,分《宾萌集》为五篇,目的是要学习
见《天机素书》。
一卷(民国十二年石印本)。吴宝炜撰。宝炜字宜常,河南潢川人。有《集拓汉魏石经残字》三编四卷,已著录。此书乃取民国十一年(1922)洛阳新出魏正始石经半段碑及残石的释文影印而成。半段碑两面刻字。正面为《
一卷。清徐春撰。徐春字可楼,江西宜黄(今江西宜黄)人。是书首有黄本骥序及春自序。黄序称是书“虽未尽合圣意,而新颖之思,警快之论,有可悦者”。自序称“私谈者何?避讲学之名也。世之讲学者,类皆窃宋儒之唾余
一卷。清汤球辑。《隋书·经籍志》称:“《凉记》八卷,记张轨事,伪燕右仆射张谘撰。”《十六国春秋·前凉录》中有《张谘传》,即为此人。其它史籍中称张证、张资作《凉记》,皆为误传。刘义庆作《世说新语》时,两
十八卷。明尹直(详见《名相赞》)撰。是书为直致仕以后所作,成于弘治十七年(1504),而表上止于正德六年(1511)。书中内容,皆援引经史,附以己之论断。一卷有《易》三篇,《书》十二篇;二卷有《诗》五
十二卷。宋丁易东撰。丁易东字汉臣,号石潭,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举进士第,官至朝奉大夫、太府寺簿,兼枢密院编修官。入元不仕,建石潭精舍,教授生徒,赐额沅阳书院,任山长。其生卒年未详。丁易东用功于易多年
二百卷。东华续录,四百一十九卷。清末王先谦(1842-1917)撰。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参与国史馆编纂工作。后任江苏学政,长沙城南书院、岳麓书院院长等
二卷,明吕颛编。吕颛字梦宾,陕西宁州(今属甘肃宁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考取进士,官至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尹。《世谱增定》一书系作者根据陈璘所刊刻的《世谱》,增补了司马光《历年图》、《梁氏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