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山县志

唐山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苏玉修,杜霭、李飞鸣纂。苏玉,字辉山,满州人,曾任唐山知县。杜霭,元氏县人,曾任唐山县教谕。李飞鸣,元城人,曾任唐山县训导。光绪六年知县苏玉集邑人以同治十年志稿为蓝本而纂辑新志,成书后于光绪七年刊行。此志编排,杂乱无章,如武备志中记营汛、唐山汛、演武场,忽插入邮政、马夫条,下则又为营汛表。其建置志中已载养济院、漏泽园,而保息志中又言其事。田赋志记土田、户口、盐政、赋役等项,亦十分混乱,且所载多为顺治、康熙间事,于近代事反而不详。选举志中清代举人只记段绍辰等九人,亦有遗漏。尚有民国石印本刊行。

猜你喜欢

  • 夜谈随录

    十二卷。和邦额(1736-?)撰。和邦额号霁园主人,满族人。昭梿《啸亭续录》说他作过县令,其他生平事迹不详。《夜谈随录》为文言短篇小说集,一百三十六题,一百五十一篇。此书内容体例与《聊斋志异》相近,“

  • 说文古籀补补

    共十五卷,其中《附录》一卷。近代丁佛言(生卒年不详)撰。佛言黄县(今属山东)人。是书为增补吴大澂《说文古籀补》而作。依吴书的体例,取所见秦前文字为吴书所未及者、新出土诸器之字、旧器尚无考释之字,余所补

  • 洞庭缘

    清陆继辂(1772-1834)撰。陆继辂,号祁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依靠有官职的亲戚、朋友作幕友为生。著有《洞庭缘》传奇剧本。写洞庭君出宫去征战蚩尤,洞庭君之王妃,因觉宫中寂寞,遂变

  • 重修平度州志

    二十七卷。清保忠、吴慈修,李图、王大论纂。保忠字小岩,正黄旗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平度知县。吴慈,道光年间任平度知州。李图字少白,掖县人,曾任胶西书院山长,有文名。保忠莅任后,见州志

  • 格物通

    一百卷。又称《圣学格物通》。明湛若水(1466-1560)撰。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初名露,字民泽,避祖讳,改名雨,后定今名。增城(今属广东)人。弘治十八年(1505)中进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

  • 礼经质疑

    一卷。清杭世骏(详见《续礼记集说》条)撰。杭氏《续礼记集说·自序》馆中同事,“与修《三礼》,日与同馆往复商榷,录为《质疑》一编,附于各条之末”。据此书原本附于《集说》之中,各条的末尾。后单独编刻合聚为

  • 丹渊集

    四十卷。拾遗二卷。年谱一卷。《附录》二卷。宋文同(1018-1079)撰。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梓州梓潼(今四川梓潼县)人。北宋文学家、画家。皇祐元年(1049)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洋州

  • 中庸释义

    一卷。萧隐公(详见《大学讲义》)撰。是书首有恽宝惠序及隐公自序,及记付印始末。隐公以《中庸》为孔子自作,以孔子即有“民鲜能久矣”之叹。颜渊死后,夫子不得已述成此经,藏于家,迨子思长成,乃出而布于世,遂

  • 庶斋老学丛谈

    三卷。元盛如梓(生卒年不详)撰。盛如梓自号庶斋,衢州(今属浙江)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是书卷首题“元从仕郎崇明州判官致仕盛如梓撰”,知其曾任从仕郎、崇明州判官,后致仕。盛如梓博学

  • 广韵说

    一卷。清吴凌云撰。吴凌云(1753-1803)字得青,一字槎客,江苏嘉定(上海市嘉定县)人。嘉庆五年(1800年)贡生。曾与陈诗庭同校《说文解字》。后假馆钱大昕“孱守斋”,尽读所藏书,学益邃。所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