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礼李氏音

周礼李氏音

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帝曰俞”,俞音由,《诗·生民》“揄”与“蹂”、“”、“浮”为韵,是徐氏音为古音。《司尊彝》“说酌”,说音雪,说、阅并从兑声,皆读弋雪切,知徐氏音为古音。作转音者,如《郁人》“和郁鬯”先郑注,“煮之鐎中”,“鐎,即修反”,此从宵韵入尤韵,一在段玉裁《六书音韵表》二部,一在三部,两部合用最近。《职方氏》“弦蒲”注,在汧,汧,空定反,此从先韵入霰韵。“朝士族谈”注,僔语也,僔音纂,此从魂韵入缓韵,一音在段氏十三部,一在十四部,亦通用最近。《司烜氏》“坟烛”,故书“坟”作“蕡”,一音妇辈反,由文韵入队韵、一在段氏十三部,一在十五部,两部通转最近。《大祝》“振动”,动音董,此为郑兴读动为董作音。《车人》“为来庇”,庇,似斯反,此为郑众读庇为其,“颡有疵”之“疵”作音。李氏作音亦有非是者,如《考工记》“登阤”,阤音他,此亦未合,当以徐邈“丈尔反”为正。总之,李氏音必有师受,绝非妄作。李氏原书早已亡佚,马国翰从《经典释文》等书中辑出此书,刻入《玉函山房辑佚书》。马氏所辑尚有疏漏者,如《弓人》“蹙于脑”,“蹙又音促,又且六反”,并见于《经典释文》,而马氏漏辑。《考工记》“夫人而为镈也”,夫,方无反,乃徐(邈)音;“蹙于脑”,“脑,乃老反”,乃陆(德明)音,皆非李(轨)音,而马氏误辑入此书。此外,“遂大夫”当为“县正”,“轮已庳”当为“则于马终古登阤也”,“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锡之锡”,当为“昔读履错然”之“错”,马氏皆未能订正。

猜你喜欢

  • 三阶佛法

    四卷。隋代释信行(540-594)撰。信行,俗姓王,魏郡(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人。三阶教的创立者。自小出家为僧,他执意刻求佛法,博涉经论,学而不厌。参佛尽礼尤为僧俗称道,每逢塔像必周行礼拜。后于相州法

  • 汉隽

    十卷。宋林钺编撰。林钺乃宋处州(今浙江丽水)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摘取《汉书》中古雅字词,分类排纂为五十篇,每篇以篇首二字为篇名。作者自称全书“详其事”、“玩其词”,实际上犯了割裂字句、漫无端绪

  • 堪舆类纂人天共宝

    十二卷。明黄慎(生卒年不详)撰。黄慎,字仲修,海阳(今属山东省)人。撰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此书刊于崇祯癸酉年(1633),书内分经、传、论、状、书、记、篇、说、诗、赋、歌、诀、问、答、杂、录

  • 读中论

    一卷。清俞樾撰。是书为读徐干《中论》随笔所记。其“召忽仗师”、“微子介于石不终日”二节,补说精义,虽未属实,可供参考。校正字句,如《谴交》篇,“五比为闾,使之相爱,以岁登其大夫,察其众寡。”俞樾据《周

  • 丽则遗音

    四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生平事迹见《东维子集》条。维桢《东维子集》不载其所作古赋,《铁罗古乐府》中古赋只有《土圭》、《莲花漏》、《记里古车》三作。此集为古赋专集。收赋三十二首,皆其

  • 春秋集注

    四十卷。高闶(?-1153)撰。高闶字抑崇,鄞(今浙江宁波)人,宋代著名经学家。高闶八岁即通经史大义,宋高宗绍兴初赐进士第,累官至国子监司业。时兴太学,闶奏宜先经术,高宗然之。南宋初学制多为其所创建,

  • 华川卮辞

    一名《卮辞》。一卷。明王祎(详见《大事记续编》条)撰。此书书首有王祎自序。序中说:“至正戊戌(1358)之岁,自秋徂冬,予挈家避兵县南,往来凤林香溪之间,朋友离散,又绝无书可观,心邑郁不自聊,间因追忆

  • 瓣香书屋石刻

    二卷。清陈受培书。其子陈銮为之刻石。所书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十二年(1807)。刻成于道光十五年(1835)。其真书仅能工整,行草毫无笔力。其子陈銮为奉家尊之泽,所以摹勒上石,汇成二卷。内

  • 育斋先生诗集

    十七卷。明高縠撰。生卒年未详。高縠,字克用,江苏兴化人。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选庶吉士,授中书舍人。仁宗践阼,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正统中进侍讲学士,擢工部侍郎,入内阁,知制馆。景泰初,进

  • 左庵杂著

    无卷数。清末刘师培(1884-1920)撰。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江苏仪征人,1917年受聘为北大教授,反对新文化运动,对经学、小学及汉魏诗文皆有精深研究,擅长骈文,著述甚丰,有《刘申叔先生遗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