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官集传

周官集传

十六卷。元毛应龙撰。毛应龙生平始末不得详知。据张萱《内阁书目》记载,应龙字介石,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大德间当官澧州教授。《周官集传》各家著录均为二十四部,原书久佚,清修《四库全书》,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天官》、《春官》、《秋官》、《冬官》完整,仅缺《地官》、《夏官》,每官四卷,应为二十四卷,实录为十六卷。《周官集传》是采集前代诸家研究《周礼》学说的著作。此书对诸家训释,引据广博,对郑锷《解义》、徐氏《音辨》、欧阳谦之说所采尤多。对出自自己的观点则以题“应龙曰”相区别。其中亦有沿袭误说,未考古义者,如解“钟师掌金奏以钟鼓奏九夏”,汉杜子春、郑玄皆以“九夏”为乐曲,毛应龙不引,而独引欧阳谦误说。又如解“甸祝禂性”、“栗氏为鬴”,毛应龙皆有谬执旧文,疏于考核,疑古义过甚之疵。书中对“冕服车旗制度”、“亩祧昭穆之制”、“司尊彝之六尊六彝”、“司几筵之五几五席”、“方弓义弓之异名”、“正岁正月并用”诸事,条例引证,颇为明晰。《周官集传》对搜集挖掘《周礼》研究作出很大贡献,其中博录宋以来诸家散失之说,尤为宝贵。元代学者研究《周礼》,所存仅此一书最为完整。《周官集传》,在《周礼》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除《周官集传》之外,毛应龙另有《周官或问》五卷,《永乐大典》将其附于《集传》之后,但所存仅《天官》十九条、《春官》十四条、《秋官》、《冬官》各一条,篇幅寥寥,不能另成一卷,《四库全书》录《集传》时遂附于各传之下。《周官集传》版本有:江西刊本;路氏钞本。

猜你喜欢

  • 南耕词

    六卷。清曹亮武(约1654年前后在世)撰。亮武字谓公,号南耕,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有《南耕草堂诗》多种,《南耕词》先刻五卷,其第六卷乃其丧偶后所作,续刻于后,而以棹亡词十阕附之。亮武以倚声擅名,与

  • 同文馆唱和诗

    十卷。宋邓忠臣等(生卒年不详)撰。忠臣,字谨思,别号玉池先生。湖南长沙人。熙宁进士,官大理丞,迁考功郎。同文馆本以待朝鲜使人。时邓忠臣等同考校,即其他为试院,因录同舍唱和之作,汇为一编。按《宋史·艺文

  • 希古堂文甲集

    二卷。《乙集》六卷。清谭宗浚(1846-1888)撰。谭宗浚字叔裕,广东南海人,谭莹之子。同治年间进士,授编修,官至云南监法道。宗浚好游历,所到之处必探名胜,曾与陈铭圭游罗浮,相互酬唱,颇见情趣。宗浚

  • 温氏母训

    一卷。明温璜(1585-1645)录。璜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改今名,字宝忠。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官徽州府推官。璜于顺治二年起兵,与金声相应,以拒清军。历四月,城破,手刃其

  • 范文忠集

    十二集。明范景文(1587-1644)撰。范景文,字梦章(一作梦叔),一字质公,号思仁,吴桥(今属河北省)人。万历四十年(1613年)进士,除东昌推官,擢吏部主事。天启间,迁文选员外郎,文选郎中。官至

  • 识小录

    八卷。清姚莹(1785-1852)撰。姚莹字石甫,桐城(今属安徽省)人。嘉庆进士,历官台湾知县、噶玛兰通判、台湾兵备道、湖南按察使。道光二十一年(1841)曾与台湾总兵达洪阿抗击英军侵略,被捕下狱。著

  • 心响往斋诗集

    十七卷。《文集》三卷。清孔继编。孔继生平详见《心响往斋用陶韵诗》(辞目)。《心响往斋诗文集》刊印之前,作者已有《用陶韵诗》二卷、《壬癸诗录》一卷、《于南诗录》二卷、《江山集》二卷行世;是集系孔继之孙孔

  • 丹溪先生医书纂要

    见《丹溪纂要》。

  • 慎言

    十三卷。明王廷相(1474-1544)撰。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少时以诗、文出名。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及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兵科给事中。他为人正直,不阿权贵,仕途中两

  • 卓氏忠烈遗事

    一卷。清卓尔堪撰。尔堪字子立,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自号宝香山人。康熙间从征耿精忠,为右军前锋。工诗,有《近青堂集》行世。该书记有明一代卓氏忠烈遗事。现存原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