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叶子诗言志

叶子诗言志

十二卷。明叶秉敬(约1615年前后在世,)撰。秉敬字敬君,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至荆西道布政司参议。秉敬著有《字孪》(已著录)。《韵表》、《书肆说铃》、《明谥考》、《寅阳十二论》等。是集凡十二卷,首载《述职吟心》五卷,乃其入觐时所作;次载赋类一卷、吟类一卷,乃督学河南时作;再次为遒徇编五卷,则为杂录及对联偶语。自序称取《虞书》诗言志,《论语》志于学二语,以为作诗要领,故以此名其集。秉敬淹贯群书,著述甚富。而所作韵语,乃过于质朴,殆所谓诗有别才。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澹友轩集

    十六卷。清薛所蕴(1600-1667)撰。薛所蕴,字行屋,号行坞;又字子展,又号桴庵。孟县(今属河南)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等,后降李自成。入清,官至礼部左侍郎,后受御史高尔俨

  • 易经通注

    九卷。清大学士傅以渐、左庶子曹本荣奉旨撰写。首载顺治十三年十月十五日谕旨,次载顺治十五年十月傅以渐等进书表,则是书完成于1656年至1658年间。次为傅以渐序文,略谓明永乐年间,官修《周易大全》综合元

  • 春秋述义

    二卷。隋刘炫撰,清马国翰辑。刘炫生平、著述见《春秋规过》条。此书《北史》本传称四十卷,《隋书·经籍志》同,而《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为三十七卷,卷数略有不同。考《崇文总目》说,《春

  • 五分比丘尼戒本

    一卷。梁代释明徽(?-522)撰。明徽,《续高僧传》列传称明彻,俗姓夏,吴郡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六岁丧父,出家住上虞王园寺,学无师。永明十年(492)竟陵王请僧祐去三吴讲律,途相识“从祐受学十诵,

  • 壬癸志稿

    二十八卷。清钱宝琛(1785-1859)撰。钱宝琛,字楚玉,又字伯瑜,晚号颐寿老人,江苏太仓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任贵州学政、河南归德知府、云南按察使、湖南江西巡抚等。著有《存素堂诗稿

  • 公羊严氏春秋

    一卷。汉严彭祖撰。彭祖字公子,东海下邳(今江苏宿迁)人,西汉著名经学家。他与颜安乐一起师从著名经学家眭孟。当时眭孟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只有严彭祖、颜安乐为明,“质问疑义,各持己见”(《汉书·严彭祖传》)

  • 痧胀玉衡

    四卷。清郭志邃(生卒年不详)撰。郭志邃字右陶,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此书专论痧证。痧证记载始于明末,但无专书。郭氏鉴于当时痧胀流行,乃集前人有关经验,于康熙十四年(1675)撰成此书。“痧”为天地间之

  • 礼纬斗威仪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生卒年及事迹未详。该书仅十九条,书内容为谈论帝王应运兴起,持五德转移、天人感应之说,实为荒诞不经。其书称:君以何运而称王则天以相应物象感应,并且人民的相貌也具备相应的五行特征。

  • 藏征录

    不著撰人。据说为嘉庆时四川派往两藏粮务通判所撰。主要记载西藏的情况,于宗教源流记录尤详。

  • 伤寒分经

    十卷。清吴仪洛(详见《成方切用》)撰。此书为吴氏医学著述第五种。吴氏对喻昌的《尚论篇》推崇备至。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后,纲目已混,错乱不堪,唯喻氏能纲举目张,别开生面,于是仿《尚论篇》,将三百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