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疏证

古文尚书疏证

八卷。阎若璩(1636-1704)撰。若璩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不第。若璩博通经史,长于考据,尤精地理,尚书徐乾学延为上客,与修《大清一统志》及《资治通鉴后编》,世宗居潜邸时,闻其名,延至京师,卒。其著述,除《古文尚书疏证》之外,尚有《四书释地》、《孟子生卒年月考》、《潜丘札记》、《毛朱诗说》、《日知录补正》、《丧服翼注》、《眷西堂集》等。《古文尚书疏证》又称《尚书古文疏证》。《尚书》有今、古文之分,由汉儒伏生所传《尚书》二十九篇,系用当时通行文字(隶书)书写而成,因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尚书》四十五篇,较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以其用古文字书写而成,因称古文《尚书》。两晋永嘉之乱(311年)后,今、古文《尚书》相继失传。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一说当作梅颐)献孔安国《孔传古文尚书》于朝,其书分四十六卷,五十八篇,其中三十三篇,内容大致与今文《尚书》相同,另多出二十五篇,多出部分,后人称为“古文”、亦称作“晚书”。《孔传古文尚书》出现不久,即立于学官,自东晋至隋、唐,学者均笃信此即孔壁古文《尚书》,于孔安国传亦坚信不疑。最初怀疑晚书系伪作者,为宋人吴棫(见《书稗传》),其后朱熹赞成吴说(见《朱子全书》、《朱子语类》),然皆未能条分缕析,提出作伪之明证。直至明代,梅鷟著《尚书考异》,始参考众书,从晚书篇数、文体、来源、所载史实等诸多方面,对晚书和孔传进行分析与辨证,指出破绽颇多,唯其为见闻所囿,搜集作伪证据仍多有未周。若璩年二十读《尚书》,至晚书二十五篇,即疑其伪,后潜研三十余年,乃尽得其症结所在,著成此书。作者于前人辨伪基础上,从晚书与古籍不合、与史例不合、与古史不合、与典制不合、与历法不合、与地理不合,与训诂不合、与义理不合等八方面入手,条分缕析,详加考订,胪列晚书及孔传作伪证据凡一百二十八条(若璩殁后,传写佚其第三卷及他卷十余条,总计佚失二十九条),确定晚书二十五篇及孔传均系伪作。自宋以来,旷日持久的《尚书》辨伪工作至此基本完成。此书可谓《尚书》辨伪集大成之作,于《尚书学史中占有极高地位,于今人研究《尚书》仍有极大参考价值。唯此书乃系初稿、未及删订,故前后编次稍嫌凌乱;且书中往往旁及他文,动辄盈卷、究属支蔓;个别考证,仍有疏漏。其后王鸣盛撰《尚书后案》、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于是书皆有所补正。此书初成四卷,黄宗羲为之作序,后续写四卷,由其孙学林始刻于乾隆十年(1745)。现存初刻本、清沈彤抄本等。

猜你喜欢

  • 郭华野年谱

    一卷。清郭廷翼编。廷翼字虞邻,号啸庄,附贡生。著有《南行日记》。为谱主之子。谱主郭琇(1638-1715)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吴江知县、佥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曾参劾大

  • 宵练匣

    十卷。明朱得之(生卒年不详)撰。朱得之字本思,号近斋,自号参元子,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一说为靖江(属江苏省)人。以贡生为江西新城县丞,颇得邑人称道。从学于王守仁,其学颇近于老氏。著有《参玄三语》

  • 尚书欧阳夏侯遗说考

    一卷。清陈乔枞撰。《汉书·儒林传》称,伏生授《尚书》于兒宽,欧阳,大、小夏侯之学皆出于兒宽。到宣帝时欧阳与大、小夏侯之学始立于学官。三家虽同出于一个源头,但却着很大的差异。此书所载三家遗说,一定是各书

  • 六经三注粹抄

    明许顺义撰。顺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如斋,晋江人。此书无序跋,不知何时所作,根据其版式判断,当是万历以后的坊本。所谓六经,是指《易》、《诗》、《书》、《春秋》、《礼记》、《周礼》六部经书。书名显系杜

  • 正部论

    一卷。汉王逸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王逸字叔师,后汉宜阳人。顺帝时侍中。著《楚辞章句》及《赋诔书论杂文》,共二十三篇。《隋书·经籍志》为儒家。梁有王逸《正部论》八卷,失传。马总《意林》载《正部》

  • 许钟斗集

    五卷。明许獬(约1616年前后在世)撰。许獬,字子逊,同安(福建厦门)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八经类集》,已著录。该集共五卷,多为应俗之作。人称:“馆课又居其强

  • 原本通俗编

    十五卷及二十五卷。清翟灏撰。乾隆间无不宜斋所刊《通俗编》,三十八卷,并明分门目,为定本,已著录。此系是书初成之本,刻入《函海》,乾隆本、道光本作十五卷,光绪本作二十五卷,另有《丛书集成》本,亦作二十五

  • 鸣沙石室佚书续编

    四种,四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此丛书收释、道、摩尼,景教著作各一种:《姚秦写本大云无想经》、《唐写本老子化胡经》、《唐写本摩尼教规》、《唐写本景教三威蒙度赞》,均为敦煌石室残卷。其

  • 观古堂文稿四册

    不分卷。清叶德辉(1864-1927)撰。事迹见《观古堂诗录》条。此集为作者辛亥(1911)以前所作,大都酬应之文,然明白醇实,固非泽于古者深,不能有此典雅。辛亥(1911)以后所作《陈氏庚焕、衢州孔

  • 籀膏遗文

    二卷。清孙诒让(1848-1908)撰。孙诒让字仲容,号籀庼,瑞安(今浙江省)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官刑部主事,引疾归。后穷经著书四十年,光绪间吏部尚书张百熙,两湖总督张之洞推荐均不出。晚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