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宝贤堂法帖

古宝贤堂法帖

四卷。清李清(生卒年不详)辑。李清,生平不详。该法帖承明晋藩之“宝贤堂”命名,勒刻于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共四卷。其中第一卷有朱文公和唐代褚遂良、宋代的黄庭坚;第二卷有元代赵孟頫,明代的唐寅、文征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沈荃、徐乾学、孙岳颁等;第三卷有查升、沈宗敬、博山;第四卷有陈弈禧,以及李清自书。该帖之拓工、装潢俱极精美,可惜其中除少数诗篇外,皆为伪迹,李清对各家书的评跋也多有舛误。有清太原府署本。

猜你喜欢

  • 崔东壁行略

    一卷。清陈履和撰。履和清中叶云南人,为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崔述(详见《孟子事实录》)门人,刻有崔述遗书88卷。此书所记即崔述事迹,尤详于崔氏任福建罗源、上林知县时的治绩。此书有嘉庆年间刊本。

  • 新泰县志

    ①六卷。清杨继芳修,牟适纂。杨继芳字仲延,南和人,贡士出身,顺治十六年(1658)任新泰县知县。牟适,邑人,举人出身,县教谕。杨继芳宰新泰后,若行所无事,而百务具举,士民安居。后来询访父老,探讨掌故,

  • 音韵正讹

    四卷。清孙耀撰,同郡吴思本订。耀字廷灿,安徽宣城人。是书按四声析为四卷,以六十五韵为目,平声凡二十九韵,曰天韩元蓝班林阴紬忧胡夫王刚洪公何梭痴畀齐梅姚萧怀皆沙麻蛇遮;上声凡十五韵,曰雨两李鬼草井孔雅扯

  • 御选唐诗

    三十二卷。《附录》三卷。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选。此书为唐诗选集,共三十二卷。卷一至卷六为五言古诗;卷七至卷九为七言古诗;卷十至卷十六为五言律诗,附六言律诗三首,并有五言律诗补编;

  • 琅函小品

    十种,二十九卷。不著编者名氏。该书所辑均为唐宋以后子部之书,共分四帙,第一帙收唐成伯瑜《毛诗指说》一卷、宋赵升《朝野类要》五卷;第二帙收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十卷、宋周羽仲《二楚新录》三卷;第三帙收宋佚

  • 焦山鼎铭考

    一卷。清翁方纲撰。翁方纲,详见《两汉金石记》条。焦山寺所藏周鼎曰无惠鼎,乃明代中叶京口某家故物,后舍之寺中。翁氏撰此书,益集清初以来诸家题咏考释而为之补正。如顾炎武、朱彝尊、汪琬、王士祯、张潮、厉鹗之

  • 南学书目札记

    八卷。清谢嵩岱撰。谢嵩岱,籍湖南湘乡,生平不详。此编将南学藏书按照“四库”及《书目答问》的分类方法编排整理。单行本者记卷数、撰者,丛书录编者。分别注记赠送者,丛书分出,注记丛书名。编目时,书名采录版心

  • 虞氏春秋

    一卷。周虞卿撰,虞卿生卒年不详。战国游说之士。因进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之上卿,受相印,故称虞卿。主张以赵为主,合纵抗秦。后因拯救魏相、魏齐、弃相印与魏齐逃亡,困于梁。穷愁

  • 周易说统

    十二卷。明张振渊撰。振渊字彦陵,仁和(今浙江余杭)人。此编以程颐《易传》、朱熹《本义》为宗,凡诸儒说理可以互相参证处,也旁采并存,标为四例。与《本义》相左但理有阐发处,称“附异”。其互有异同,但与传义

  • 春秋管窥

    十二卷。徐庭垣(生卒不详)撰。徐庭垣,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曾官新昌县丞。徐庭垣《自序》驳宋以来诸儒所谓孔子特笔之失曰:“世但知推尊圣人,而不知孔子当日固一鲁大夫也。于周天子则其大君,于鲁公则其本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