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种唐诗选

十种唐诗选

十七卷 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乾隆时赐名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初诗坛领袖,出身世宦家庭。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后任扬州推官,五年后调任京职,历任礼部员外郎、户部郎中、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兵、户二部侍郎。康熙三十八年(1699)迁任刑部尚书,四年后因事免官。从此退居故乡新城安度晚年。卒谥文简。王士祯为一代诗宗,与朱彝尊并称“朱王”。善古文,兼工诗词,其干济风节,多有可传,皆为诗名所掩。著述丰富,有《古玩录》、《南来志》、《北归志》、《居易录》、《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古夫子亭杂记》、《分甘馀话》、《陇蜀馀闻》、《皇华纪闻》、《渔洋诗集》、《渔洋文略》、《蚕尾集》、《南海集》、《雍益集》、《载书图诗》、《古诗选》、《十种唐诗选》、《二家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渔洋诗话》、《五代诗话》等。此集为唐诗选本。系由《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国秀集》、《箧中集》、《搜玉集》、《御览诗》、《极玄集》、《又玄集》、《才调集》和姚铉的《唐文粹》等十种选本并附以王士祯所选《唐贤三味集》,再加删汰选录而成。其选录标准仍以“神韵”为主,不分卷。书前有韩菼、尤侗、盛符升各序。据翁方纲《石洲诗话》称:“渔洋《十选》大意归重在殷璠、元结二本,而以《文粹》为备。”又称:“叶石林可谓‘以意逆志’,上溯魏、晋者,此原是渔洋论五言诗之大旨,其所抄《三味》、《十选》,皆此职志也。”可见《十选》在当时之影响。有坊刊本(南兰堂藏板)。《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猜你喜欢

  • 庶物异名疏

    三十卷。明陈懋仁(生卒年不详)撰。陈懋仁著有《年号韵编》。此书汇辑古今物名之异者。并为之作笺疏。共二千四百五十二名。分二十五部。此书舛误之处亦甚多。

  • 五行类应

    九卷。明钱春(详见《湖湘五略》)撰。是书凡例称《五行类事占征验》初成于明中州李淑通,重修于张贲通,其书历记古今灾异之事,所列门目,均本于诸史书五行志,太抵与马端临《物异考》相近。钱春则又取《五行类事占

  • 郡斋读书志

    二十卷,南宋晁公武撰。晁公武(约1104-约1183),字子止,号昭德先生,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人,著名目录学家。二十余岁逢“靖康之乱”,入蜀寓居嘉州(今四川乐山)。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登

  •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

    见《西游释厄传》。

  • 道德经论兵要义

    四卷。唐王真撰。王真生卒年不详。唐德宗(779-804)时,曾以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充威胜军使。鉴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王真乃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向宪宗上奏此书,以期开一弥兵止战之

  • 仁斋直指

    二十六卷。宋杨士瀛《生卒年不详)撰,明朱崇正(生卒年不详)附遗。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三山怀安(今福建省福州市)人,继承世医家传,博览群书,采诸家之长,参自己之见,撰成医书多种,传世著作主要有《伤寒

  • 杨氏全书

    六种,三十六卷。清杨名时(详见《周易札记》)撰。全书所收各种首尾连贯,不自为分卷。第一卷至第八卷为札记,是读《易》、《诗》、《四书》之随笔杂记(其中《易经札记》三卷、《诗经札记》一卷、《四书札记》三卷

  • 檀几丛书

    一百五十七种。清王晫、张潮(详见《遂生集》《昭代丛书》)同编。所谓檀几,据凡例说:古有七宝灵檀几,几上有文字,随意所及,文字辄现,今书中为经史子集,为礼节大端,为家门训戒,为土物琐屑,种种毕具,有意披

  • 洛阳伽蓝记集证

    一卷。清吴若准撰。吴若准,字次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任太仆寺卿、江西学政。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原自有注。《四库总目提要》疑其注刊落已久。顾广

  • 郴州总志

    四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朱偓等修,陈昭谋纂。朱偓,字右佺,四川兴文人,进士,嘉庆十四年(1809)任郴州知州。陈昭谋,郴州人,曾任甘肃文县知县。郴志,肇自元代,至明代,共三修。然皆佚而无考。清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