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地经论义记

十地经论义记

二十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条。《十地经论》为天竺僧人世亲所作。内容是解释《华严经》中的《十地品》义。汉文译本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佛陀扇多传语,于508年译出。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原是世亲一系的学者,世亲和安慧的著述最初由他们传入中国。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讲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他所作的这一部论在中国佛教史上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十地经论》的内容是:汉译本卷一至卷三,释十地中的初欢喜地,分为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请分、说分、较量胜分。卷四释第二离垢地,分为发起净分、自体净分。卷五释第三明地,分为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卷六释第四焰地,分为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清净分、对治修行增长分、彼果分。卷七释第五难胜地,分为胜慢对治分、不住道行胜分、彼果胜分。卷八释第六现前地,分科和五地相同,在前第四地中所说的是对治由于人我执引生的悟解法的增上慢,第五地中说对治在清净中相续不同的增上慢,而在第六地中则对治由于法我执所成的杂染清净分别的增上慢。卷九释第七远行地分为乐无作行对治、彼障对治、双行、前上地胜、彼果五分。卷十释第八不动地,分为总明方便作集地分、得净恶分、得胜行分、净佛国土分,得自在分、大胜分、释名分。卷十一释第九善慧地,分为法师方便成就、智成就、入行成就、说成就。卷十二释第十法云地,分为方便作满足地分、得三昧满足分、得受位分、入大尽分、地释名分、神通力无上有上分、地影象分、地利益分。《十地经论》译出后,经道宠、慧光等阐发宏扬而形成为地论师。六世纪中叶又形成南道、北道两派,极盛一时。其有一部分义理被禅家所吸收,并促成了初唐时华严宗的建立。因本论释经,纲举目张,要言不烦,对后世注疏经典的体裁很有影响。注疏《十地经论》的书很多,其中,《十地经论义记》就是比较有影响的注疏之一。该义记初以十门阶别,总释经论玄义。释文中不只是单纯解论,也兼疏经本。原作七卷,各分本末,或作十四卷。今只存一至四卷,《续藏经》据日本宽政二年刊本,作八卷。金陵刻经处据《续藏经》会入论本,作二十四卷。是慧远所有注疏中最为详瞻宏富的两部义记之一,即此义记和《涅槃义记》。该义疏在佛学思想上秉承僧统、慧光、法上三叶之渊源,集华梵之义解,使义记广博精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被后来许多佛学书籍所引用。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扬州府志

    ①四十卷。清金镇纂修。金镇,字长真,又作长征,清顺天宛平(今属北京市丰台区)人,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明举人。顺治初曹县知县,康熙十三年(1674)任扬州知府,后升江宁驿传盐法道副使,兼署盐运司,升

  • 古夫于亭杂录

    六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欢录》)撰。此篇乃士祯解官刑部尚书归乡撰成《香祖笔记》后,又博采所见所闻,撰著而成。因其所居鱼子山有古夫于亭,所撰无固定体例,不分顺序层次,属杂录之类,故命名《古夫于亭杂录》。

  • 金石录补续跋

    七卷。清叶奕苞撰。叶奕苞,详见《金石录补》条。本书著录殷周铜器及汉唐碑刻跋尾一百三十二篇。其中有些文字偶亦收入王昶所著《金石萃编》中,只说引自金石后录,没有提作者名字。书中有些考释有精到之见。如汉仙人

  • 唐宋八大家文抄

    一百六十四卷。明茅坤(1512-1601)编。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属浙江吴兴)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兵备佥事。古文功力尤深,又喜欢谈兵。尤其是他刻意模仿司马迁、欧阳修文体,最推崇唐顺之。迁大名

  • 郧西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张道南纂修。张道南,字吾庵,福建晋江人,举人,官郧西知县。县志一修于康熙二十年(1681)县令冯泰运,再修于乾隆十五年(1750)县令马垣,前此郧西县无志,无所依据仓促采录,近于芜杂

  • 孝经左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十条,其中“不孝敬,痹在喉,寿命凶”一条,“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以自彰,务一德也”一条,“孝之瀰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一条,《群书征引》未载。“天子孝,天龙负图

  • 补小尔雅释度量衡

    一卷。清邹伯奇撰。伯奇(1819-1869)字一鹗,又字特夫,南海(今属广东)人,诸生,尚著《读段氏注说文札记》等。是编自为文自为注,乃专补《小尔雅》“度”、“量”、“衡”诸篇之作。《小尔雅》此三篇之

  • 夷白斋稿

    三十五卷。《外集》一卷。元陈基(1314-1370)撰。基字敬初。临海(今属浙江)人。至正中,以荐授经筵检讨。曾为人起草谏章,几乎获罪。张士诚据平江(今属江苏),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初受太祖召预

  • 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三卷。宋刘温舒(生卒年不详)撰。刘温舒事迹仅据此书序中可知曾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此书简称《运气论奥》,分上、中、下三卷,共有论三十一篇(末篇《五行胜复论》未注次序),图二十九幅。书中对《内经》运气学说

  • 质疑

    一卷。。清任泰撰。泰字阶平,江苏荆溪(今宜兴县)人。此书卷首自识云:“经术有浅深,无是非也。必谓此是彼非,非面质圣人,何以知之?故于古人传注,不敢轻疑,亦不敢轻信。”其谓不敢轻疑也不敢轻信是对的,但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