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七史论

十七史论

九卷,年表一卷,清夏敦仁撰。夏敦仁,字调元,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其中《十七史论》论述的是汉代到五代时期的史事,尽管所论有些陈旧,但他在每个朝代前各系世系,将正统王朝的世系与非正统的朝代世系并列,这说明他进步的历史观。《十七史论》后面,有《年表》一卷,他也是将正统王朝的帝王年表与非正统王朝的一起编排,但此表的起止时间与《十七史论》有所不符,它上起汉代,下迄元代,原因不明。此书为江苏巡抚采进本。

猜你喜欢

  • 阙园集刻

    五种,九卷。李根源(1879-1965)编。李根源字雪生、印泉,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兵学校步兵科毕业,留学时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回国,任云南讲武堂总办。民国初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参加二次革命。

  • 真赏斋赋

    一卷。明丰坊(生卒年不详,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丰坊为明代学者,字存礼,号南禺。鄞县(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见《万卷楼遗集》条。此编乃丰坊居吴中时为其友人锡山华夏而作。夏字中甫,与文衡山、祝枝山等

  • 玉海纂

    二十二卷。明刘鸿训(生卒年不详)编。刘鸿训字默成,长山(今山东济南)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本书是因王应麟的《玉海》一书卷帙浩繁,不便阅览,因此而节录其精要语句编辑而成。基本上依照原书的编

  • 使楚丛谭

    一卷。清王昶撰。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字琴德,江苏青浦人(今上海市),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湛深经术,娴于政事韬略。时号通儒,学者称阑泉先生。著述宏丰,著有《

  • 杜诗论文

    五十六卷。清吴见思撰。吴见思字齐贤,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据本书凡例,拟举杜诗典故别为一书,名为杜诗论事,而此编唯诠释作意,故谓之《杜诗论文》。其实,笺注典故,目的在以明文义。论事自论事,论文自论文

  • 宝贤堂集古法帖

    十二卷。明朱奇源(生卒年不详)辑。朱奇源晋(今山西一带)人。为明代著名三藩之一-晋藩之主,世代工书,颇好名帖法迹,辑有此帖,刊成于弘治九年(1497)。该帖共十二卷,其中九卷皆取材于《秘阁帖》及《绛帖

  • 群书拾补

    无卷数。清卢文弨(1717-1796)撰,卢文弨生平事迹详见《抱经堂文集》条。《群书拾补》是《抱经堂丛书》中的一部,是一部考证、校订古籍的著作。考订的内容包括:《五经正义表》、《易经注疏》、《周易略例

  • 清太宗实录

    十六册又实录残卷。清代官修。现存清代实录中太祖、太宗、世宗三朝都经过重修和校订。《太宗实录》初修于顺治九年(1652),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又加校订,乾隆初始成定本。是

  • 拟易

    无卷数。明张武略撰。作者为何处人不详。此书自序谓其读易,深绎其义,不过是戒占者以退让谦下之道,明哲保身之机,此乃全书之大旨。因而作者所拟只有四卦:一曰退,二曰忍,三曰默,四曰恕,以退拟遁,以忍拟离,以

  • 矩斋杂记

    二卷。清施闰章(1618-1683)撰。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县人。顺治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湖西道参议,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官至侍读。著有《学余堂诗文集》、《试院冰渊》、《青原志略补辑》、《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