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卷。《别集》十卷。明归有光(1506-1571)撰。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省)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乡试,上春官不第。徙居
四卷。清李鹤年辑。李鹤年字子和,奉天义州人。在光绪间为河道总督时刻此帖于开封官署。此帖收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王铎书各一卷。摹刻者为江西黄履中,字垣园,幼时家贫,牧牛于携刀入山中,就石上镌字,久之锻
六卷。清孙承泽(详见《尚书集解》)撰。记载汉唐以来名人。第一至五卷为汉至宋代人物,照录《名臣录》之文;第六卷记明代人物,皆用明刘基等人著述编成。孙承泽长于掌故、鉴赏,于史则非其所长,故本书只是抄录前人
一卷。清樊封(生卒年不详)撰。樊封,字昆吾,汉军正白旗人。副贡,清广东汉军驻防监生。樊封博通经史,常负不可一世之概。道光间应试久寓京都。曾应赴翁相国宴,主谓诸客云,论官阶樊处士不我等,论学问则我辈恐居
一卷。清张星鉴(生卒年不详)撰。星鉴字纬余,别字问月,江苏昆山人。生平笃好说经之书。该书收清朝著名学者,据本传及各书序,详其居里及撰述之目。立身行事,略而不详,无关经学的撰述不收。以汉学为宗,讲求宋学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民国十九年拓本)吴宝炜编次。宝炜字宜常,河南潢川人。著有《魏三体石经录》等。此书集拓残字四卷,是继马衡《集拓新出汉魏石经残字初编》而作的。集一百七十八石。其中《周易》九石三十一字;《尚书》十二石三十
八卷。明陈云式撰。陈云式,字定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分二十四类,为杂采诸家诗话而成,但讳其出处,故漫无持择,也就无法考证。《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正录》十卷,《续录》二卷,并为清沈佳撰。沈佳字昭嗣,号复斋,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五十七年(1718)进士,官至安化知县。师从于汤斌,然斌参酌于朱熹、陆九渊之间,佳则一宗朱熹。平生著
一卷。清唐英撰。唐英生平详见《梁上眼》(辞目)。此剧亦《古柏堂传奇》之一种。剧写常州书生洪遇到金陵买妻,被店主张小桥和小李儿所骗,以小李儿五十五岁寡婶周氏暗换看定的张小桥的女儿芳玉。后来周氏虽被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