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内训

内训

一卷。明仁孝文皇后(1363-1407)撰。仁孝文皇后姓徐,中山王徐达长女,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洪武九年(1376),册封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封为皇后。她采《女宪》、《女戒》,著《内训》;又类编古人嘉言善行,撰《劝善书》。此书共分二十篇:一《德行》、二《修身》、三《慎言》、四《谨行》、五《勤励》、六《警戒》、七《节俭》、八《积善》、九《迁善》、十《崇圣训》、十一《景贤范》、十二《事父母》、十三《事君》、十四《事舅姑》、十五《奉祭祀》、十六《母仪》、十七《睦亲》、十八《慈幼》、十九《逮下》、二十《待外戚》。其宗旨在于劝戒好女要遵守封建礼教。她认为,贞静幽闲,端庄诚一,孝敬仁明,慈和柔顺为女子的德性;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为女子的修身之道。主张妇女要自持,慎言谨行;勤于劳作,早作晚休;勉于积善,有过能改,遵崇圣训,以成内助之美。强调妇女要事父母以孝敬,事君以忠诚,事舅姑以致敬。各篇中系以小注,多为颂扬之词,当为儒臣所加。据《明史·仁孝皇后徐氏传》考证,在永乐三年(1405),此书颁行。而《明朝典汇》载,永乐五年(1407)十一月,以仁孝皇后《内训》颁群臣,俾教于家。又考《名山藏坤》记,初撰此书,不过示皇太子诸王而已,至永乐五年七月以后,明成祖乃出《内训》、《劝善书》颁赐臣民。此本为明初刊本,首标大明仁孝皇后,而她卒于永乐五年七月,后谥曰“仁孝”。据此可知《内训》刊于永乐五年七月以后,十一月颁行。有《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珠丛别录》本。

猜你喜欢

  • 等韵丛说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有诰既精古韵学,亦明等韵学。是编首释神珙《五音图》、次辨七音十类粗细、次辨字母讹读、次辨字母清浊与发送收。此书名“丛说”者,乃杂记之体也,所论颇有条理。是书刊

  • 易读

    无卷数。清宋邦绥撰。宋邦绥字逸才,号况梅,长洲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此编采用《注疏》本。其凡例说“专为课子而成”,所以用行文体为讲书,使孺子易于记诵。又说“是书专奉朱注”,自序

  • 泊宅编

    十卷。宋方勺(详见《青溪寇轨》)撰。泊宅在浙江乌程,相传为唐朝诗人张志和泊舟泛宅之地,谓之泊宅村。方勺曾在江南为官,寓居乌程泊宅村,自号泊宅村翁,该书就是此时所作,因以名书。此书记载北宋末迄南宋初朝野

  • 唐才子传

    十卷。元辛文房撰。文房字良史,西域人,生卒年不详。诗名与王执谦、杨载齐,有诗集《披沙诗集》,已轶。《唐才子传》原为十卷二百七十八篇,叙传唐五代名诗人二百七十八人,附见一百二十人,共三百九十八家。体例因

  • 续疑年录

    四卷。清吴修(生卒年不详)撰。修字子修,号思亭,浙江海盐人。跟从钱大昕游学。为刻钱氏《疑年录》,又以浏览所及,撰成续编,得四百余人。现有海盐吴氏刻本。

  • 慎斋三书

    三卷。明周子干(生卒年不详)撰。周子干(一作之干),字慎斋,太平(今属安徽省)人。生于明正德年间,喜好读书,因病而广搜医方,遂通医理,曾与薛己问难,医名颇著。此书系其弟子查万合整理而成。一卷口授记录,

  • 禹贡图说

    ① 不分卷。清马俊良撰。书首有马俊良序,序云:“既辑《禹贡注》,乃绘《锥指》原图,摘系其说于各图之后,间附案语,以疏通之。”今观此书,各图中间引史志以及诸家之说为证,图后则未如马氏序中所言“摘系其说”

  • 焦氏说楛

    见《说楛》。

  • 广温热论

    见《广温疫论》。

  •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二十卷。宋薛尚功(生卒年不详)撰。尚功字用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中(1131-1162)以通直郎佥定江军节度判官厅事。善篆籀,尤好金石文字。是书著录自夏至汉钟鼎彝器五百一十件,不言诸器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