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论后条辨

伤寒论后条辨

十五卷。清程应旄(生卒年不详)撰。程应旄字郊倩,新安(今属安徽)人。约生活于明清之际,清时避兵祸侨居苏州。初攻儒学,后弃儒为医。于伤寒学说研究数年,颇有心得。著有《伤寒论赘余》、《医经句测》等书。此书又名《伤寒论后辨直解》,撰于康熙九年(1670)。继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昌《尚论篇》之后,对仲景《伤寒论》重加编次,故名。全书分礼、乐、射、御、书、数六集。卷一为礼集,首次贬王叔和序例之伪;卷二至卷十二为乐、射、御、书集,为辨六经病脉证;十三至十五卷为数集,为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辨汗吐下可不可,以及叙一百一十五方。最后附仲景原文及《伤寒论条辨》、《尚论篇》的篇次,意在便于后学参考。篇中如平脉、辨脉及可与不可与诸篇均为仲景之言。此书注文颇能自圆其说,且能前后照应,很能给人以启发。然书中亦有行文蔓衍、支离累赘之处。陆懋修曾引《千金翼方》、巢氏《病源》、陈延之《小品》、王焘《外台秘要》为证批评程氏之误。而第四卷论温,教人以麦冬生地为治,为医家门户之见。尽管如此,此书在当时颇为流行,钦定《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多采其说。有康熙十年(1671)式好堂刊本,乾隆九年(1744)文明刊阁刊本。

猜你喜欢

  • 左觿

    一卷。明邵宝(1460-1527)撰。邵宝字国贤,号二泉,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成化甲辰(1484)进士,授许州知州。迁江西提举副使,修白鹿书院学舍,以处学者。其教则以致知力行为本。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 蒋观云先生遗诗

    一卷。清蒋智由(1866-1929)撰。蒋智由,字观云,别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人。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与维新派人士交往,亦主张变法。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二十八年(1902)冬赴日,参与《新民丛报

  • 春秋分纪

    九十卷。程公说(1164-1207)撰。程公说字伯刚,号克斋,丹稜(今属四川)人,宋代著名经学家。积学苦志,年二十五进士及第,官邛州教授。时四川宣抚副使吴曦以蜀叛,程公说乃弃官逃归,与其父入县西北安固

  • 韵学骊珠

    见“曲韵骊珠”。

  • 推易始末

    四卷。清毛奇龄撰。奇龄既作《仲氏易》之后,又取汉、唐、宋代以来言《易》之涉及卦变者,另加综合核对,编成此书。取名为《推易》,大概本《系辞传》“刚柔相推”一语,依照《仲氏易》“移易”义而作。大旨说朱熹《

  • 续安邱县志

    二十八卷。清任周鼎修,王训纂。任周鼎字玉铉,陕西泾阳人,拔贡出身,顺治十五年(1658)任安邱知县。王训,邑人,进士出身,曾任万泉知县,因仕途不得志,罢官归里。按《安邱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七年(15

  • 三洲诗脍

    八卷。明沈淮(约1561前后在世)撰。沈淮字澄伯,仁和(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此集共八卷,前后无序跋,亦无目录,其完阙不可考。其诗则体格尚未成就,累句亦多。此集有浙江

  • 礼记新义疏

    一卷。贺玚(?-510)撰。马国翰(详见《古文尚书音》条)辑。玚字德琏,会稽山阴(今浙江)人,梁著名的经学家。官步兵校尉,领五经博士,广授门徒,高足辈出,《梁书·儒林》有传。《隋书·经籍志》有《礼记新

  • 奇字名

    十二卷。清李调元撰。李调元(1734-?)字羹堂,一字赞庵,又字鹤州,号雨村,又号墨庄、醒园,晚年号童山蠢翁。四川罗江(今四川德阳县)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官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得罪

  • 算学

    八卷。续一卷。清江永(1681-1763)撰。是书对梅文鼎《历算全书》所论古代历术及算学诸多问题或阐释补充或订正误失。前四卷有“历学补论”、“岁实消长”、“恒气注历”、“冬至权度”,是就历术有关题目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