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人本欲生经注解

人本欲生经注解

一卷。晋代释道安(312或314-385)撰。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人。为天竺高僧佛图澄弟子。从小父母早亡,由外兄孔氏抚养。七岁启蒙,十五岁对五经文已相当通达,转学佛法。十八岁出家为僧,二十四岁左右受业佛图澄。因他记忆力惊人,虽相貌丑陋,但学识渊博。在邺都十三、四年间,经常代替佛图澄讲说,并解答许多理论问题,虽有“漆道人,惊四邻”之称誉。社会上有“学不师安、义不中难”之谚语。为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讲经弘法,游历四方,历经磨难,信佛弥坚。师承佛图澄,精研《般若经》,学说戒定慧,树业有专功。所注经杂录凡二十五部二十九卷。道安现存的著述除了收于各藏内的《人本欲生经注》一卷外,还有《出三藏记集》所收录的经论序十四篇,又同《集》标名未详作者而可肯定为道安所作的经论序七篇,和同《集》的《综理众经目录》原文两段;此外还有《鼻那耶经》卷首的《序》一篇。其余的早已佚失无存。道安解经不偏执门派之说,以明性空为本,兼融并蓄,“其说允符方等诸经,最为真实。”其《人本欲生经注解》既是如此。道安注经录载:“人本欲生经者,九止八脱之妙要也、为注撮解一卷。”所注其经“谨严精要,诠明句义,与西土释经诸论及后代疏钞,广征博引,融会周圆,标宗定理,贯摄群经者不同也。”道安不苟一说,博采众家,之说之作反映了佛教进入晋代中印两大文化融合的历史背景,在佛教学术界具有很大影响。现常见版本有日本明治三十五年藏经书院大藏经第十四套第一册,《出三藏记集》。

猜你喜欢

  • 郑东文遗书

    六卷。清郑杲(1852-1900)著。郑呆字东甫,一作东文。直隶迁安(今属河北省)人。光绪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员外郎。曾主讲泺源书院。于学以读经为主,旁及朝章国故,深研《春秋》,此书凡六卷,分为《春

  • 彖传论彖象论

    各一卷。清庄存与撰。存与字方耕,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乐部大臣、南书房上书房行走。此书彖传论一卷,彖象论一卷,并附彖象传系辞传论二卷、八卦观象解一卷及卦气解一卷。全书综论彖传彖象系辞传

  • 世补斋医书

    六十四卷。清陆懋修(1818-1886)撰。陆懋修字九芝,又名勉旃,号江左下人,又号林屋山人,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先世以儒显,皆通医。陆氏初业儒,以文学著名。咸丰年间转徙上海,乃致力于医而以医名。晚

  • 江都县志

    ①十六卷。清李苏纂修。李苏,字环溪,湖北荆门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五十三年知江都县事。《江都志》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此则清代第一志,成于邑令李苏一人之手。扬州知府冯肃

  •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

    一卷。清人撰,作者不详。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据福建反,康熙帝任命惠献贝子富喇塔为宁海将军,同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统兵讨之。次年八月,官军破耿军于台州(今属浙江),耿军遁还温州(今属浙江)。本

  • 韵钥

    二十五卷。明吕维祺撰。《音韵日月灯》之三。吕维祺生平见“音韵日月灯”。是书维祺自序云:予既作《同文铎》以谱七音四声四等矣,复作《韵钥》,何以故?钥者,约也,将以反说约也。今握管而谈先秦两汉建安大历,虽

  • 卖菜言

    一卷,旧本题匪斋撰,不知为何人,据书中称庄烈帝为恩皇帝,疑为明代福王时人。《卖菜言》共收录了宋濂以下明代人物共六十余人,作者一一加以评论,象“律吕推步”这样的说法,书中也予以了考证,故而归之于史评类。

  • 春秋疑义

    一卷。清侯廷铨(详见《春秋氏族略》)撰。该书对《春秋》经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加以考辨,涉及到文字训诂,褒贬义例、人名、地名等。该书有清嘉庆壬申(1812)瑞宝堂精刊本(与《春秋氏族略》、《春秋列国考略》

  • 李中丞文集

    二卷。明李涞(约1585年前后在世)撰。李涞,字源甫,号养愚,江西雩都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著有《李中丞文集》。是集为康熙十年(1671年)其里人易学实所

  • 农桑辑要

    七卷。元司农司编纂。司农司为元政府主管农业的行政机构。司农司的设立对于元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王磐《农桑辑要原序》云:“……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司诸公又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