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贺时泰(见《思聪录》)编。此书首列《周易·蒙卦》,次列《大学·圣经》一章,《礼记·学记》一篇,《白鹿洞规》五节六十九字,《程董学规》一节九十一字,终为《兴文会条件》。书中没有作者的阐发,全为人
一卷。明杨慎撰。是书取《易》、《诗》、《礼记》、《楚辞》、《老子》、《庄子》、《荀子》、《管子》等书有韵之字,标为略例,如《易》例:“日昃之离”,“离”音“罗”,与“歌”、“嗟”为韵;“并受其福”,“
二卷。清桃渡学者(生卒年及姓名、爵里皆不详)撰,姑苏王征夏(生卒年及生平亦不详)阅。此传奇共二十六出,写唐玄宗及安史之乱之事。唐玄宗得到一本宝书《骷髅格》,臣下皆不明其意。唐玄宗即下旨招募能解之人。西
六卷。明张信民(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张信民为渑池(今属河南)人。为孟化鲤的门人。传授王守仁的“良知”之学,从学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其平日问答议论编为此书。清雍正四年(1726),渑池县知县王箴舆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读韩非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十二种书。书中对《韩非子》一书作了颇为详尽的校释,其中对一些错误的纠正非常可信。当然书中也不乏依据主观擅自改动之处。《续四库全
十卷。明李舜臣(约1536前后在世。)撰。李舜臣,字茂钦,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乐安(今山东广饶)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著有《愚谷集》。是集初刻于隆庆年间,凡十卷。
十卷。明范涞(生卒年不详)撰。范涞字原易,休宁(今属安徽)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著有《休宁理学先贤传》、《晞阳文集》、《两浙海防类考》等书。此书为随笔札记,语录之类。前有小引,称所著笔记二十卷
三十卷。清徐松撰。徐松(1781-1848),字星伯,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嘉庆年间进士,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后由翰林院编修擢湖南学政、潼商兵备道,因事谪戍伊犁,赦还后复官内阁中书、陕西榆林
十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0-1809),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更生。乾隆时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贵州学政,嘉庆初,命在上书房行走。以直言批评朝政,后被遣戍伊犁。但不
一卷。明舒芬(1484-1527)撰。舒芬字国裳,号梓溪,进贤(今属江西)人。学者。正德进士,授修撰。因极谏武宗南巡被廷杖,谪福建市舶副提举。世宗时复官,因大礼仪下狱廷杖夺俸,后病卒。世称“忠孝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