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总志

五总志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1130)避地无诸城,书于萧寺之道山亭。书中有与苏叔党自太原至河外事;又有靖康元年(1126)于京兆祥符寓舍被掠事;又在第一条内载其大父事仁宗为御史,曾言大臣,未报,复上章乞斩奸臣以谢天下,皇帝大书“铁御史”三字以赐之;又一条称嘉州岁贡荔枝、红桑等物,大父为犍为令,作三戒诗谏戒,九重称奖;又载其父曾居李邦直幕府以及崇宁四年(1105)谪居荆南诸事,可知吴炯为北宋末南宋初人。吴炯于避乱期间,并未废书,仍然手不释卷,“于紬绎方册,与夫耳目所闻见,有可纪述者”,皆“因事辄书,杂以己语,或以古证今”(《五总志》序),以成此书。取“龟生五总,灵而知事”之语,以定书名。书中主要记述吴炯所见所闻之杂事,间及考证旧说。其论诗,推重黄庭坚,认为黄庭坚于诗人有开辟之功,当属江西流派。但书中不持门户之见,多有可取。其间亦杂有舛错之处,如,谓千字文敕散骑员外郎周兴嗣次韵,“敕”字当作“梁”,当时帝王命令,尚未称“敕”,不知“敕”字汉时已有;又谓汉高祖据厕见大将军、不冠不见丞相,不知为汉武帝事;《唐诗纪事》称骆宾王从徐敬业起兵,事败后出家灵隐寺为僧,是宋之问续桂子天香之句,其说已讹舛不合,而吴炯乃云骆宾王未显时,庸作杭州梵天寺,一老僧苦吟不已,骆宾王为足成之,更不知所据为何。但书中对北宋琐事记录特详,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知不足斋丛书》、《四库全书》、《艺海珠尘》、《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宛委山堂《说郛》及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仅摘录数条,《旧小说》收录一则。《知不足斋丛书》本是较好较通行本。

猜你喜欢

  • 古椿轩诗钞

    二卷。清庄善孙撰。生卒年未详。庄善孙字性切,江苏阳湖人。诸生。其为诗词朴直,寄意深远,不事雕琢,有清气旋绕于笔端。虽经身世忧患,而绝无愤懑不平之语。深得于温柔敦厚之教。庄善孙死后,遗集由冯石溪等三人选

  • 翻译忠经

    一卷。清孟保译撰,其生卒年不详。孟保,字辅之,号定轩,汉军镇黄旗人。历官三等侍卫,新疆巴里坤领队大臣,大里寺卿。《中经》汉本,相传汉马融撰,郑康成注,明张溥辑《汉魏六朝文集》,以此列之融集中。体裁仿《

  • 缉古算经

    一卷。唐王孝通(生卒年代不详)撰。据《旧唐书·律志》载,他在唐朝初年为算历博士,后升任太史丞。在武德六年(623)和武德九年(626),他两次校订当时颁行的傅仁均戊寅元历。在《上缉古算经表》中,王孝通

  • 周易学统

    九卷,清汪宗沂撰。汪宗沂字仲伊,号溲庐处士,光绪进士,曾官山西知县。研精礼经,洞悉乐吕,著述颇丰。作者认为至东汉时《易》经已成残书,后世如程朱所述之易皆残缺不全,有失易旨。故汪氏广辑汉人论易引易之文于

  • 忠义堂帖

    四卷。清光熙重刻宋本。光熙字吉甫。工书,学颜真卿。知名于同治、光绪年间。此帖卷尾有二跋。原帖为宋嘉定八年(1215)刘元刚刻颜真卿法帖。又过二年即嘉定十年(1217)巩平续刻而成。按程南村记此帖共四十

  • 古书疑义举例

    七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浙江德清(今属浙江省北部)人。道光进士,官至河南学政。晚清著名学者,著有《上海县志》、《春在堂全书》、《镇海县志》、《射雕馆集》、《群经平议》等书。此

  • 孝史

    十卷。清钱尚衡撰。钱尚衡,字云林,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古人孝行,上起唐虞,下迄明代,以朝代先后为序。所记人物事件多采自正史及《一统志》,后其子凤文又搜访稗官小说,续补成编。各传之

  • 直木斋全集

    十三卷。清任绳隗(生卒年不详)撰。任绳隗,字青际,号植斋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约明末清初在世。少有才名,年壮气盛,意气超越,读书积学有年,颇称通博,对序言、碑记、奏议、书札一切词章、乐府、长吟、短歌皆

  • 安静子集

    十三卷。清安致远(1628-1701)撰。安致远,一名如磐,字拙石、静子,号缄庵。寿光(今属山东)人。康熙十一年(1672)贡生,此后十五年屡试不第,偃蹇失意而终。曾与李澄中、李焕章齐名,颇得周亮工赏

  • 周易独坐谈

    五卷。明洪化昭撰。化昭自号日北居士,四川新都人。生卒年不详,《经义考》将他列在马元调前,大概是天启、崇祯(1621-1644)间人。该书认为《说卦》、《序卦》、《杂卦》三传都是汉儒所增入,故置之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