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书斋夜话

书斋夜话

四卷。宋末元初俞琬(约1253-约1314)撰。生平事迹详见《周易集说》。俞琬精通易学及道家学说,著有《读易举要》、《月下偶谈》、《周易参同契发挥》、《易外别传》、《席上腐谈》、《阴符经注》、《元学正宗》、《炉火鉴戒录》、《林屋山人集》等。此书为俞琬读书论文时随手笔记而成,杂记经史及先儒之说和论文之语。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主要辨论经义,多有可取。如斥孔安国称洛书锡禹之非,确有见解。于诸经字训,正讹考异,颇有功夫,如谓《论语》富与贵章当就不以其道为句,《孟子》则慕少艾为慕爱少衰之意,“少”字当读为上声等,足资参证。第二卷和第三卷,主要推阐先儒之说,多发明《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等,以《丹诀》通于《易》,原本出于道家。俞琬所注《阴符经》、《参同契》,皆诠释黄老神仙之说,所著《席上腐谈》、《易外别传》亦研究炉火修炼之术,故其注《易》,皆杂道家之说。第四卷主要记载论文之语,由于俞琬词章之学不及其《易学》之深,故所著论文,颇乏精奥,不如辨经论易之深刻,但亦可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宛委别藏》、《选印宛委别藏》等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1806-1864)撰。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同治二年(1863),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次年卒。治经学、小

  • 邯郸县志

    八卷。明张第修,张成教纂,卢龙云续修,宋仕明续纂。张第,山东茌平人,曾任邯郸县知县。张成教,邯郸人,曾任陕西巩昌府通判。卢龙云,广东南海人,曾任邯郸县知县。宋仕明,广东普宁人,曾任邯郸县教谕。万历元年

  • 十万卷楼丛书

    三编,五十种,三百八十五卷。清陆心源(1834-1894)编。陆心源字刚甫,一字潜园,号存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年间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藏书极为丰富,著作有《皕宋楼藏书志》、《仪顾堂集》。清

  • 孔子闲居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

  • 温州府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李琬修,汪沅、齐召南纂。李琬,曾任温州府知府。按温州,汉、晋时名东瓯、永嘉、缙州,至唐置温州,宋改名瑞安,后复为温州,郡名不一,郡志或称永嘉,或称东瓯、温州,自元以后则皆称《温州志》

  • 沧浪棹歌

    一卷。明陶宗仪(1316-?)撰。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卒年不详。洪武四年(1371)诏征天下儒士,有司曾列其名,引疾不就,后勉为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赴南京礼

  • 野菜博录

    四卷。明鲍山(生卒年不详)撰。鲍山,字元则,江西婺源人。曾入黄山,在白龙潭上筑屋,住了七年之久。在此其间“备尝野疏诸味,因次其品汇,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成《野菜博录》一书。

  • 礼记质疑

    四十九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一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县(今湘阴县)人。早年就读长沙岳麓书院,与曾国藩为至交。1847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兵部左侍郎,苏松粮道,

  • 洪范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

  • 李文恭公行述

    一卷。清李概等撰。此书所述为其父李星沅(1797-1851)事迹。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历任编修,汉中知府,陕西、江苏巡抚,云贵、两江总督等官。道光三十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