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国春秋平话后集

七国春秋平话后集

上中下三卷。全名为《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一般都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之底本。讲史话本小说,叙述乐毅伐齐事。书题“后集”,必应有“前集”。此《后集》开头入话略述前事云:“夫《后七国春秋》者,说着魏国遣庞涓为帅,将兵伐韩、赵二国,韩、赵二国不能当敌,即遣使求救于齐。齐遣孙子、田忌为帅,领兵救韩、赵二国,遂合韩、赵兵战魏,败其将庞涓于马陵山下。”转入正文后又说:“却说齐王自孙子破魏之后,……”由此可知,“前集”的内容是说孙膑与庞涓斗智的。孙楷第和胡士莹推测,已佚失的“前集”题名可能是《全相平话孙庞斗智七国春秋前集》。今存明代小说题“吴门啸客”的《孙庞斗智演义》(又名《前七国志》)可能就是据《七国春秋前集》敷演而成的。本书卷上记齐燕交战,燕昭王拜乐毅为帅。卷中记乐毅破齐,孙膑、田单复齐。卷下记孙膑、乐毅之师鬼谷子、黄伯杨之间的斗法。书中所述之事多与史实不符。历史上乐毅伐齐,复齐者实为田单而非孙膑,但此书却演成以孙膑为主,田单只在火牛阵破燕时发挥作用,还说成是遵孙膑之命。所叙乐毅与孙膑的斗法,双方师傅下山助战,还有鬼谷先生大破迷魂阵等情节,充满神怪荒诞色彩,比《武王伐纣平话》尤为浓厚。述事文字简略。书中较多保留了“言者是谁”、“看胜负如何”一类说话人用语,场景结构、故事连结等都保留了“说话”的原始面貌,很接近讲史艺人所用的底本,是研究宋元话本小说及“说话”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全相平话五种》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据此影印的有仓石武四郎影印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全相平话五种》影印本。排印本有195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印本。另有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丁锡根点校的《宋元平话集》本。

猜你喜欢

  • 公羊经传异文集解

    不分卷。清吴寿飏撰。寿飏,浙江海宁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不见刻本,诸家书目也不见著录。编首有吴寿飏自序,序末题嘉庆六年(1801)海宁吴寿飏书于拜经楼。按:拜经楼是海宁吴骞的藏书楼,则吴寿飏为吴骞的后

  • 孝经义疏补

    十卷。清阮福(约1820-?)撰。阮福字喜斋,又字赐唧,阮元第三子,江苏仪征人。官候补郎中。是书全载注疏音义原文,所补以“补”字加以区别。书中仍以郑注为本,唐明皇御注与郑注半存其中,此外唐以前书凡可见

  • 将略要言

    见《将略要论》。

  • 老子指归

    见《道德指归论》。

  • 晋安帝阳秋

    即《王韶之晋安帝纪》。

  • 洛阳伽蓝记钩沈

    五卷。民国震均(唐晏)撰。震均,满州人,姓瓜尔佳氏,民国初,改姓唐,寄居沪上。光绪八年(1882)进士。曾从张叔宪、潘伯寅等人游,故擅长词章书画金石考据学。著有《书人辑略》、《天咫偶闻》、《两汉三国学

  • 经义骈枝

    二卷。喻长霖撰。喻长霖,生卒年不详。字志韶,又字子韶,号潜浦,浙江黄岩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室名崧岱馆、惺諟斋。著有《惺諟斋存稿》五种,《经义骈枝》是第四种。喻长霖说经,主

  • 列国志传

    见《春秋列国志传》。

  • 益都县图志

    五十四卷,首一卷。清张承燮修,法伟堂等纂。张承燮字云心,平利人,光绪十三年(1887)任益都县知县。法伟堂字小山,山东胶州人。旌贤书院山长。《益都县志》,创修于明,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1)知县陈食

  • 江南野史

    十卷。宋龙衮撰。龙衮,北宋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字君章。另有《(百马图〉跋》。其书详尽地记述南唐事,用纪传体,但不立纪传之名。考郑樵《通志·艺文略》记载,此书原本有二十卷。但自明以后就无完本。钱曾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