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黑旗军援越抗法

黑旗军援越抗法

刘永福所部军队援助越南抗击法国侵略的斗争。刘永福(1837—1917),广东钦州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随父流亡到广西南部的上思县,做过佣工。1857年(咸丰七年)参加广西农民起义。1865年(同治四年)率二百多人到广西西部安德,加入吴亚忠所部天地会起义军,在安德北帝庙前举行祭旗仪式,以七星黑旗作为军旗,其军故名黑旗军。1867年(同治六年)清军大举围攻安德起义军,加上当时刘永福与吴亚忠发生矛盾,刘永福率部移入越南境内,在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扩充队伍,经数年其军发展到两千余人。1873年(同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进犯河内,刘永福黑旗军应越南政府之邀前往抗击。12月(十一月)在河内近郊大败法军,歼敌数百人,击毙法军头目安邺,迫使法军退出北圻。不久刘永福被越南政府任命为三宣副提督,率军驻守宣光、山西、兴化三省,扼红河上游,不但保卫着越南国土,也防御着法军通过红河侵入中国。1882—1883年(光绪八一九年)法军再次武装入侵北圻,先后占领河内和南定,越南政府再度邀请黑旗军参战。1883年5月(光绪九年四月)中旬,黑旗军与法军在河内城西纸桥决战,重挫法军,击毙法军头目李维业等人。黑旗军右翼统领杨著恩在是役中牺牲。刘永福因功被晋升为三宣正提督。法国纸桥被挫之后,调兵遣将,进行反扑,黑旗军在河内附近的怀德和丹凤继续抗敌,不断挫伤法军。同年12月(十一月)中法战争正式爆发后,黑旗军在山西等地抗敌。次年,刘永福接受清政府授予他的“记名提督”衔,成为清朝官员。1885年3月(光绪十一年二月)黑旗军同云南农民军、越南义军配合,大败法军于临洮,克复数十州县。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率部回国,黑旗军人数裁减。

猜你喜欢

  •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时川峡地区农民起义。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贩茶失业的王小波(又作王小皤、王小博)聚集贫苦的旁户(佃农)、茶农百余人起义于永康军青城(今四川灌县南),提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

  • 谢玄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淝水战后,晋军陆续收复一些战略要地。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八月,谢玄奉命率军北伐,首先攻占彭城 (今江苏徐州),刘牢之亦攻克鄄城。谢玄北伐,得到河南人民支持,相继攻占了青

  • 世卿世禄

    周代贵族世袭垄断各种权力的政治制度。其表现为:天子或诸侯下的贵族,世袭地享有卿大夫的政治地位,执掌政权,并且相应世袭地领有天子或诸侯赏赐给他们的采邑作为俸禄。世卿世禄制自西周一直延续到春秋。西周金文常

  • 契丹大字

    契丹族本无文字,惟刻木为信。阿保机称帝建国后,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正月命耶律突吕不等人,以汉字隶书之半增损之,拼读契丹语,创制多音符方块文字数千,于当年九月颁行。与汉字并用。后世称之为契丹大字。

  • 霍邑之战

    李渊军与隋朝军队之间的一次战役。晋阳(今山西太原南)誓师之后,李渊挥师南下,直指晋南。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八月至霍邑(今山西霍县),隋将宋老生固守坚城, 以阻李渊军。李渊命李建成、李世民率数十骑

  • 于谦守卫北京

    明景帝时于谦抗击蒙古瓦剌部骚扰、保卫北京的战役。于谦(公元1398年—1457年),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宣德、正统时历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正统十

  • 开元之治

    史家对唐开元年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美誉。经过唐前期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唐代经济迅速恢复和上升,为玄宗时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元年间(公元713年-741年),玄宗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

  • 盐铁会议

    汉昭帝时各郡国贤良文学就盐铁、榷酤、均输等政策同丞相、御史大夫等官吏展开的一场争论。昭帝初年,承汉武帝末年连年战争之后,流民未尽还,农业收成不好,社会急需休养生息,武帝的某些政策也需调整。始元五年(公

  • 蔡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封于周武王克商后,开国君为周武王弟叔度。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叔度因参加武庚叛乱,被周公放逐,其子蔡仲(名胡)复封于此。春秋时蔡为小国,常追随于楚。蔡灵侯时为楚所灭。三年后

  • 廷议

    明代阁臣与各衙会议大政的制度。为发挥官僚佐政和供咨询的作用,明代使“廷议”制度化。凡遇国家大事及推举文武大臣,则命内阁官与各衙大臣进行集议。参加的官员为阁臣、九卿、六科给事中、监察御史、以及有关文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