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李璮之乱

李璮之乱

中统三年 (公元1262年)汉人军阀李璮发动的武装叛乱。李璮为金末红袄军领袖李全之子。金宣宗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李全降宋,后又叛降蒙古。李全死,李璮袭职益都行省。忽必烈即位,加封其为江淮大都督。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战之际,李璮借口防御南宋,拒不出兵,并大修益都城堑,骗取赐银、军饷、军械。其岳父王文统为中书平章政事,与之内外勾结,伺机叛乱。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二月,李璮乘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作战之机,起兵反叛,并将涟(今江苏涟水)、海(今江苏连云港)等州献给南宋,且还军益都,占据济南。忽必烈闻讯,立即杀王文统,命诸王合必赤总督各路军马围攻李璮。李璮退守济南,被围四月,城中粮尽,自知无路可走,遂投大明湖中。然水浅不得死,遂被俘,为丞相史天泽斩杀。此次叛乱即告平息。

猜你喜欢

  • 齐桓首霸

    春秋前期,齐桓公(名小白)继齐襄公后即位。他在位期间(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实行军政合一和新的税收管理制度,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出兵帮助北

  • 田银、苏伯起义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人田银、苏伯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幽(治今北京西南)、冀(治今河北柏乡北)二州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曹操正用兵关西

  • 五官

    周代管理民政的五种官职。《礼记·曲礼》: “天子之五官, 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司徒管民事,征发徒役;司马主军政和军赋;司空主土地事宜和营作;司士或称司事,管版籍爵禄;司寇掌刑狱

  • 藏印议订附约

    见“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 辛亥革命

    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这次革命以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发动武昌起义为标志,是年为农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1894

  • 交引

    宋代官府发给入纳商人领取现钱或货物的凭证。宋初实行榷茶,茶商须在京师或沿江榷货务先行缴纳价钱,领取“茶引”,然后持引到指定地点取茶贩卖。太宗时,推行入中法,令商人在边郡入纳粮草等物,官府按里程和道途难

  • 崔浩之狱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诛杀汉族世家大族的一起大案。崔浩(?—公元450年), 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好文学,博经史,工书法,长于天文、历学、曾制定《五寅元历》;历仕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

  • 秦仲伐戎

    秦国先公讨伐西戎的战争。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周厉王无道,西戎反叛周王室,灭掉居于犬丘的秦的另一支系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后,任命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讨伐西戎。秦仲伐西戎失败,反为西戎所杀。宣王复命秦

  • 叶宗留起义

    明代中期闽、浙、赣地区农民起义。叶宗留,浙江庆元人,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与郑祥四、苍大头等人聚集大批破产农民进入浙江、福建、江西一带的仙霞岭山区开采银矿谋生。明朝统治者推行矿禁政策,命浙江、福建

  • 都江堰

    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秦昭王(一说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经验,征发民众,在今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主持修筑了水利工程,即后来有名的都江堰。他们用竹笼装上卵石,在岷江中间筑起分水堤埂,把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