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晋文继霸

晋文继霸

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他任用赵衰、狐偃等人,整顿内政,加强军队,发展农商,结束了晋国多年来政治上的动荡,使晋国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新局面。又在“尊王”的名义下,出兵平定周王室的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然后针对楚国北进,威胁中原华夏国家的形势,联合秦、齐,与楚会战于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大胜楚军。在此基础上,晋文公召集齐、鲁等国诸候大会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中原霸主。

猜你喜欢

  •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又称《满洲善后协约》。日俄战争以日胜俄败而告终,通过《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在中国东三省南部地区的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1905年12月(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

  • 天津教案

    1870年夏(同治九年)天津望海楼法国天主教堂附设育婴堂,有三、四十名幼童死亡,同时天津不断有拐迷幼童事件,拐犯供词都牵连到天主教堂。6月21日(五月二十三日)数千群众聚集望海楼教堂说理。法国驻天津领

  • 威海卫之役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之一。黄海海战之后,李鸿章采取保船避战方针,令北洋舰队集结在威海卫(今威海市)困守。威海卫位于烟台、成山之间,与旅顺遥遥相对,拱卫着渤海门户,是北洋海军的基地之一。日军采取抄后

  • 东丹国

    辽封国名。天赞四年(公元925年)冬,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亲率大军东征靺鞨粟末部大氏所建渤海国。次年初,进围渤海国都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渤海王大諲譔出降。阿保机遂以渤海旧地为东丹国(意即东契

  •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

  • 俺答封贡

    明代蒙汉两族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时期,居住在河套地区的蒙古族鞑靼部首领俺答,屡次率兵到内地骚扰。隆庆(公元1567年—1572年)时期,明政府整饬军队,增设防御,使俺

  • 杉山彬事件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西摩联军进犯的消息传到北京,激起北京义和团民及清军爱国官兵的强烈义愤。董福祥所部甘军迅速控制了北京火车站。6月11日(五月十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生杉山彬乘坐使馆马车,

  • 大明律

    明代重要法典。吴王元年(公元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杨宪、刘基、陶安等二十人为议律官,拟定《大明律》,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这是最早议拟的《大明

  • 常捷军

    清政府勾结法国侵略者组成的反动武装。1862年7月(同治元年六月),浙江巡抚左宗棠,与驻宁波的法国舰队司令勒伯勒东等相勾结,仿照华尔洋枪队,招募中国士兵约千人,在宁波组成中法混合军,名常捷军。因头裹花

  • 金夏议和

    金朝与西夏连年交兵,互相残杀,大大削弱了抵御蒙古军南下攻掠的力量。金哀宗继位后,在停止进攻南宋的同时,于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十月遣使与西夏修好。二年九月,双方成立和议,改变西夏的藩属地位,双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