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韦应物集校注

韦应物集校注

陶敏、王友胜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40万字,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其《前言》概述了韦应物生平、诗歌成就及韦集版本沿革脉络。此校注本以北京图书馆所藏南宋刻书棚本《韦苏州集》十卷、补遗一卷(简称棚本)为底本,参校诸本而成。其中对原集诗后附同时人唱和之作加以保留,对其遗漏者亦予补入;对底本补遗一卷中所杂伪作,未予删汰,仅加按语说明。此本分类编次,能确知其系年者,在题注中标出依据。其注释力求简明,“校”、“注”之后有“评”。书后附录“集外诗文”、“传记资料”、“序跋”、“著录”、“评论”和“简谱”诸项。此书是韦应物集的第一个全注本,拓荒之功诚不可没,其学术价值亦不可低估。

猜你喜欢

  • 花蕊夫人

    【介绍】:五代十国时,世传花蕊夫人有三:一为前蜀主王建妃,为成都人徐耕次女,因其姊亦为王建妃,故称小徐妃,又号花蕊夫人(约883—926),封为贵妃,生后主王衍。衍即位,册封为顺圣太后。咸康元年(92

  • 披雾

    见“披云雾”。

  • 问斋杜意

    清陈式撰。凡二十卷。是书全名《陈问斋先生杜诗说意》,以编年为次,大体依据《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本。陈式《读杜漫述》中云:“注杜大旨则谓注意,止可发明诗人之意,不可过执己见,一执己见,则凿矣”。故是书以

  • 李节度姬

    【介绍】:姓名未详,李节度之宠姬。某岁正月十五夜以红帕裹诗掷于路,约拾得者来年此夕相会。后宦家子弟张生拾得,来年果如期赴约,遂携姬奔于吴。《全唐诗》存诗3首,并附张生和诗1首。

  • 青草袍襟

    指青袍官服。唐代低品官员服色犹青草色,故称。章孝标《送陈校书赴蔡州幕》:“青草袍襟翻日脚,黄金马镫照旄头。”

  • 李阳冰

    【介绍】:字少温,一作仲温。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人,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乾元中官缙云县令,宝应元年(762)迁当涂县令。李白往依之,卒于其官舍。尝为李白诗文集作序。后官至将作少监。工篆书,善诗词

  • 扫鬼方

    《易·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后因以“扫鬼方”为征伐异族叛乱者之典。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介绍】:白居易《寄韬光禅师》颔联。谓灵隐、韬光两寺景色优美,东西涧水流婉转通畅,南北峰白云起伏悠悠。此联写景真切、形象、活泼、可爱。妙用连珠体,读来圆润如珠,朗朗上口。陈衍评云:“此七言律创格也。”

  • 李栖筠

    【生卒】:719—776【介绍】:初名卓,字贞一,行十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天宝七载(748)进士,历安西节度使判官、殿中侍御史、吏部员外郎、工部侍郎、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等。卒谥文献。其诗文著

  • 入声

    汉语声调之一。其声短促,一发即收。在古代汉语四声中属仄声,中古以后在北方入声消失,分别变读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但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入声。参见“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