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郭震

郭震

【生卒】:656—713

【介绍】:

唐代诗人。字元振,以字显。原籍太原阳曲(今属山西),祖父徙居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南)。排行大。高宗咸亨四年(673)登进士第,补通泉县尉。武后召见,上《宝剑篇》,甚为嘉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以预谋破吐蕃功迁主客郎中。大足元年(701),出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中宗神龙中,迁左骁卫将军、安西大都护。守边有功。睿宗即位,召为太仆卿。景云二年(711),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玄宗先天元年(712),为朔方军大总管。明年,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助平太平公主功,进封代国公。寻兼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因阅兵军容不整流放新州。寻起为饶州司马,道病卒。开元十年(722),追赠太子少保。元振公务之暇,手不释卷,工诗能文,不乏佳作。《古剑篇》(即《宝剑篇》)托物言志,雄健豪迈,为初唐七古名作,深受杜甫赞赏(见《过郭代公故宅》)。《塞上》抒写边塞将士久戍的情怀,以“久戍人将(一作偏)老,长征马不肥”为其警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定远安边策》三卷、《安邦策》一卷、《九谏书》一卷、《郭元振集》二十卷,均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五篇。事迹见唐张说《兵部尚书代国公赠少保郭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56—713

【介绍】:

字元振,行大。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18岁举进士,授通泉县尉。任侠不羁,武后奇之,召见,上《宝剑篇》,甚为嘉赏,授右武卫铠曹参军,进奉宸监丞。历官凉州都督、安西大都护等职,睿宗时拜相。玄宗时复入相。因诛太平公主有功,封代国公。后坐军容不整罪流放新州,改为饶州司马,卒于途中。新、旧《唐书》有传。其诗任情豪放,足见其为人。《全唐诗》存诗23首,编为1卷。但其中《萤》以下7首绝句系北宋处士郭震作。《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猜你喜欢

  • 佳人

    【介绍】:此诗为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时作。诗借弃妇命运,寄寓身世之感。黄生曰:“偶有此人,有此事,适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诗。”(《杜诗说》卷一)诗中佳人的形象,典型而又独特,

  • 豫章

    ①枕木和樟木的合称。二者皆为品质优良的木材。故用以比喻出众的人才。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②古台观名。在汉宫上林苑。亦泛指古台观。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介绍】:刘眘虚逸句。二句以春水喻梦、又以梦长喻思念故乡之情,层层写尽羁旅之愁。比喻清新形象,意境缠绵深婉。殷璠评之为“方外之言”。(《河岳英灵集》)

  • 青城说杜

    清吴冯栻撰。是书不分卷,是一杜诗选本,于各种诗体中选诗66首,予以逐首解说。不释词语典故,亦绝少引用他人评语,而解说颇详,重在阐发诗意,先简括诗之大旨,后加以串讲。作者论杜诗强调一“细”字,认为“惟细

  • 闾丘晓

    【生卒】:?—757【介绍】:至德元载(756)任亳州刺史,为人刚愎暴戾,著名诗人王昌龄避乱江淮,竟为晓所杀。至德二载,睢阳告急,河南节度使张镐令晓领兵出救,晓虑兵败祸及于己,逗留不进。及镐至淮口,睢

  • 刘蘧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撰《应求类》二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文史类著录于孙郃《文格》之前,当为晚唐人。该书已佚。

  • 杨仲宝

    【介绍】:见杨昭俭。

  • 李尧夫

    【介绍】:五代后蜀梓潼(今属四川)人。有《梓潼集》20卷,已佚。《全唐诗》存断句3联,《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又6句。

  • 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介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句。二句形容贤士受谗畏讥,小人春风得意。以骏马喻贤士,以蹇驴喻小人。骅骝,骏马名,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蹇驴,跛足之驴。

  • 李长吉体

    见“长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