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唐尧时历官羲和为太阳车御者。后以“鞭挞日月”为驱遣时光和岁月流逝之典。杜甫《上水遣怀》:“蹉跎陶唐人,鞭挞日月久。”
回文诗的一种。如白居易《游紫霄宫》:“水洗尘埃道味尝,甘于名利两相忘。心怀六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早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据宋桑世昌《回文类聚》卷一载,原
【介绍】:钱起作。一作《送僧归日东》。为送日本僧人归国而作。因所送者为日本僧人,又是乘舟远渡重洋回国的。故诗紧扣佛法和渡海二者写意,全用佛家语,将沧海喻法海。日僧佛法精深,故能沧海远航,法舟去轻,水月
①分别;离散。王梵志《出门拗头戾跨》:“撮你不得辞别,俄尔眷属分张。”②分施;分给。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五一:“是我有钱日,恒为汝贷将。汝今既饱暖,见我不分张。”③分辨;区分。无名氏《讥裴休》:“却
美酒名。亦泛指美酒。罗隐《乌程》:“两府攀陪十五年,郡中甘雨幕中莲。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后遂以“一百五日”为寒食的代称。赵嘏《寒食新丰别友人》:“一百五日家未归,新丰鸡犬独依依。”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是到了北宋才确立的。北宋的重要诗人苏轼、王安石等对杜甫予以极高的评价,江西诗派的始祖黄庭坚则大力提倡学习杜诗。黄庭坚对杜诗的思想意义十分推崇:“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
唐代风俗,士子登科第及官吏升迁,朋僚慰贺,必置酒设庆贺宴席,称为烧尾。或谓取义于虎变为人后,唯尾巴不变,须火烧乃成;或谓鱼跃龙门为龙,须雷电烧其尾乃成。见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烧尾》、宋孔平仲《孔氏谈苑
南北朝时著名诗人颜延之和鲍照的合称。杜甫《遣怀》:“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为渔夫的穿着,故用以咏渔夫生活。翁洮《渔者》:“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