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范传正

范传正

【介绍】:

字西老。行十五。邓州(今属河南)人。贞元十年(794)进士。终光禄卿。其省试诗《风过箫赋》“甚丽,为词人所讽”(段成式酉阳杂俎》)。元和七年至十一年(812—816)任宣歙观察使时,曾访得李白墓,命当涂令于十二年将白墓迁至青山(在今安徽当涂)之阳,并为文以记其事。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补编》补诗1首又3句。

【介绍】:

唐代辞赋家。字西老。南阳顺阳(今河南邓州西)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十五。贞元十年(794)进士及第。又以博学宏辞及书判皆登甲科,授集贤殿校书郎、渭南尉。累迁比部员外郎。元和元年(806),出为歙州刺史。四年(809),转湖州刺史。六年(811),徙苏州刺史。所至有政绩。七年(812),迁宣歙观察使。因李白墓摧圮,迁于青山之阳,为作新墓碑。十年(815),拜光禄卿。后以风痹卒。性精悍,好古。能文章,尤工赋。《风过箫赋》词采华丽,为词人所讽。《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是关于李白生平事迹的重要著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赋诀》一卷,已佚。《全唐文》存文四篇;《全唐诗》存诗三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三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十国春秋

    纪传体断代史。清吴任臣著。一百十四卷。计吴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十三卷,后蜀十卷,南汉九卷,楚十卷,吴越十三卷,闽十卷,荆南四卷,北汉五卷,最后为《世系表》、《地理表》等。该书以新、旧《五代史》与《

  • 辟疆园杜诗注解

    清顾宸撰。凡十七卷。仅收杜甫律诗,其中五律十二卷,627首,七律五卷,151首。此本注解颇详尽,每诗题之后有解题,时地可考者亦一一注明,间或解释题意与命题之由。注释置于篇末,先注释名物、词语、典故,次

  • 越人吟

    即越吟。赵骅《送晁补阙归日本国》:“来称郯子学,归是越人吟。”

  • 张王

    (zhàngwàng)高涨;繁盛。韩愈《和侯协律咏笋》:“得时方张王,挟势欲腾骞。”刘禹锡《葡萄歌》:“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 燕越

    燕国和越国。燕在北,越在南,相距遥远,故用以指相距遥远之地。张说《江路忆郡》:“云涓恋山海,禽马怀燕越。”

  • 郑俞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排行二。贞元十六年(800)与白居易等同年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或殿中侍御史。大和四年(830)与白居易等同游龙门,白有《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人游

  • 小院

    【介绍】:唐彦谦作。清宵月夜,美景宜人,却又易使人思绪万千,惆怅万端。这首小诗即展现了这一情境。或白描,或议论,朴素无华,真情新语,成功地再现了一种典型情景、氛围中的典型情绪。

  • 金山

    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古名氐父山,又名金鳌岭、泽心山、伏牛山、龙游山、获苻山、浮玉山。旧在大江中,清末江沙淤积,始与南岸相连,现已成陆山。金山建筑傍山而造,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殿宇厅堂幢幢相衔,构成丹碧辉

  • 伎作

    (—zuō)指手艺人。李白《雉子班》:“辟邪伎作鼓吹惊,雉子班立奏曲成。”

  • 欧冶子

    春秋时越国著名铸剑工。相传他曾为越王铸五剑,为楚王铸三剑,皆为天下罕有的宝剑。见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杜甫《同豆卢峰知字韵》:“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