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秋浦途中

秋浦途中

【介绍】:

杜牧作。牧会昌四年(844)九月由黄州刺史迁池州刺史,时值穷秋。本来任黄州刺史就是受人排挤而外放,现在不仅不能归京,还要更迁池州,赴任途中心中非常痛苦,因作此诗。诗中直接表现的是自己的思乡情绪,也暗寓作者想干一番事业而壮志难酬的苦闷。后二句寄情于雁,诗思含蓄委婉。诗虽短,但曲折回环,穷极变化。

猜你喜欢

  • 严震

    【生卒】:724~799【介绍】:字遐闻,梓州盐亭(今属四川)人。郡望冯翊(今陕西大荔)。安史乱后,屡以家财助军,得授州长史、王府咨议参军。后历任太常少卿、州刺史等,以为政清严而晋爵郧国公,除山南西道

  • 垂衣

    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之辞。语出《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李世民《重幸武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李《麟德殿宴百僚》:“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亦作“垂裳”。

  • 得无

    能不,岂无。杜甫《西山三首》之二:“漫山贼营垒,回首得无忧?”

  • 贾谊

    西汉初洛阳人,年十八,以能诵诗属文闻名。孝文帝时为博士、太中大夫。后天子疏远他,不用其议。出为长沙王太傅和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而死,谊自伤,泣岁馀而亡。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

  • 鶗鴂

    即杜鹃鸟。战国楚屈原《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鹈鴂,即鶗鴂。古人认为杜鹃鸟鸣于春末夏初,正是花落时节,故诗文中常用以慨叹时令转换。亦用以指生不逢时。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七:

  • 舟移极浦城初掩,山束长江日早曛

    【介绍】:戎昱《送苏参军》诗句。极浦,遥远的水边。掩,关闭城门。曛:日落时的余光。二句描写傍晚送别时的昏暗景色,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 李敬玄集

    文集。唐李敬玄撰。《旧唐书·李敬玄传》谓文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敬玄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久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 王翃

    【介绍】:唐代辞赋家。字雄飞。生卒年、籍贯不详。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翃赋》一卷,作品已佚。事迹见该书。

  • 邢象玉

    【介绍】:初唐人,生平不详。《全唐诗》录其诗1首。

  • 陈贞节

    【介绍】:唐代散文家。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开元初,为右拾遗。迁太常博士。开元十二年(724)为太子司议郎,撰《李公墓志》。以寿卒。《全唐文》存文七篇,《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存墓志一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