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灵一

灵一

【生卒】:727或728—762

【介绍】:

唐代诗僧。俗姓吴。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一说剡中(今浙江嵊县)人,误。富家子。九岁出家,十三削发,从扬州龙兴寺高僧法慎学相部律。天宝七载(748)后,至越州,舍会稽山南悬溜寺,或游扬州庆云寺。至德中,居若耶溪云门寺。后徙居杭州宜丰寺,著《法性论》以究佛理。宝应元年(762)卒。工诗,有时名。与张继独孤及刘长卿皇甫冉张南史朱放等为诗友。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诗四首,称:“自齐梁以来,道人工文多矣,罕有入其流者。一公乃能刻意精妙,与士大夫更唱迭和,不其伟欤!”刘禹锡《澈上人文集序》称其为江左诗僧“导其源”者。长于近体,尤工五律,多酬和赠送、行旅题咏之作,抒写隐逸闲适和羁旅离别之情,思致精妙,气质淳和,格律清畅。《酬皇甫冉将赴无锡于云门寺赠别》、《宿天柱观》、《雨后欲寻天目山问元骆二公溪路》等较有名。“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为论者所称赏。《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灵一诗》一卷。今传《唐灵一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哭卫尚书》、《赠灵彻禅师》等系误收。事迹见唐独孤及《唐故扬州庆云寺一公塔铭》、《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生卒】:727—762

【介绍】:

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宋高僧传》有传。九岁出家,从法慎律师学相部律。历住会稽山南悬溜寺、扬州庆云寺、馀杭宜丰寺、杭州龙兴寺。时人多称之为“一公”。灵一工诗,与张继严维刘长卿陆羽皇甫冉皇甫曾等时相唱和。其诗格律清畅,兴象飞动,为时人所叹服。《全唐诗》存诗1卷,计42首又2句,其中混入他人诗数首。

猜你喜欢

  • 杜诗注释

    清许宝善撰。凡二十四卷。是书系参照张远《杜诗会稡》与浦起龙《读杜心解》编辑而成。诗之纪年叙次悉照浦本,浦于杜诗各体分列,许氏以为于阅者不便,则合并为一。而段落则悉照张本,其遗漏处则略加增补,注评亦多采

  • 刻木

    相传上古时画地为牢,用木头刻出狱吏之形作为威刑的象征。《汉书·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后因以“刻木”为狱吏的代称。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

  • 丙廷尉

    指西汉丙吉。丙吉于汉武帝时曾任廷尉右监,故称。豆卢回《登乐游原怀古》:“至哉丙廷尉,感激义弥敦。”

  • 鸡鸣埭曲

    【介绍】:温庭筠作。一作《鸡鸣埭歌》。这是一首乐府诗。鸡鸣埭,在今江苏省江宁县南。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至此始闻鸡鸣,故名。诗写南朝盛衰。二百年历史由齐武帝荒于畋猎、陈后主投井等几个片断概括带出,于细微

  • 戴明道

    【介绍】:见玄觉。

  • 隔林分落景,余霞明远川

    【介绍】:韦应物《晚出沣上赠崔都水》诗句。落景,落日的光辉。出句谓夕阳的余光落在丛林的那一边,使画面的构图呈现出层次感;对句谓道道晚霞映衬得水面光亮一片,闪烁不定,使画面呈现出浓烈的色彩和跳跃不定的动

  • 列子

    即列御寇。董思恭《咏风》:“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李白《赠张公洲革处士》:“列子居郑圃,不将众庶分。”参见“列御寇”。

  •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介绍】: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首二句。意谓宦海浮沉、谪居愁思的交互作用,本是痛苦不堪,而“春半如秋”的反常之景更是令人凄迷,正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之”(《文心雕龙·物色》)。

  • 李颀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久居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十载(751)前曾为新乡尉。该年撰有《赵公墓志铭》。殷璠为之叹惋:“惜其伟才,只到黄绶。”(《

  • 年来

    ①过年以后。指春天。张谓《邵陵作》:“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蘋春尽花空落。”②近来。卢纶《春日登楼有怀》:“年来笑伴皆归去,今日清明独上楼。”③年纪将近。窦巩《代邻叟》:“年来七十罢耕桑,就暖支羸强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