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温庭筠

温庭筠

【生卒】:812—866

【介绍】:

唐代骈文家、词人、诗人。本名岐,一名庭雲,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苦心砚席,长于诗赋,早负盛名。初至京师,人士翕然推重。庭筠以经邦济世自励:“经济怀良画,行藏识远图。……骥蹄初蹑景,鹏翅欲抟扶。”(《书怀百韵》)“自笑漫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郊居秋日有怀一二知己》)对中兴名将裴度李德裕等推崇备至,比之萧何、谢安。时朋党竞盛,庭筠不避祸忌,仗义赋诗,为李德裕遭贬,申其不平。才思敏捷,每试作赋,未尝起草,但笼袖凭几,每赋一咏(韵),一吟而已,号“温八吟”。一说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好为举子代笔,以文为货,深为试官所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恃才傲物,好讥诃权贵,多犯忌讳,以是屡困场屋,坎坷以终。尝为襄阳巡官、随县尉、方城尉,终国子助教,因称温助教。温庭筠著述颇多。《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有小说《采茶录》一卷,今佚;《乾子》三卷,残,有《绀珠集》(卷七)本、重编《说郛》(卷二三)本、《龙威秘书》本。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排行俱十六,时称“三十六体”。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设色秾丽,词藻繁缛,风格近李,而内容清浅、贫乏,成就则远逊之。但也有些直抒胸臆的近体诗,如《经五丈原》、《过陈琳墓》、《商山早行》等,或吊古伤今、或感怀寄愤、或叙羁旅苦辛,感慨深沉,流传人口。存《温飞卿诗集》七卷、别集一卷、集外集一卷,有清顾嗣立校注《温飞卿集笺注》。温庭筠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是文人中最早致力于词的创作者。《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词有专集始自温庭筠,惜已散失。以“金荃”名集,盖取其香而软之义。《花间集》录其词十八调六十六首。王国维辑《金荃词》一卷,二十调七十首,收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词风秾丽,五代十国词人多受其影响,奉为花间鼻祖。代表作有《菩萨蛮》十四首,体察细微,刻画精美,神余言外。词意互不相属,并非一时一境所作。张惠言《词选》谓其尽是“感士不遇”之作,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誉为“变化楚骚,古今之极轨也”,所论刻意求深,流于穿凿附会,不足信据。温词多为适应上层社会、秦楼楚馆歌妓们尊前花间侑觞佐欢之需而作。所作词多用内人、贵妇、歌妓、女冠口吻,侧重于描写仪态服饰之美和发抒悲欢离合之情,重词采、音律。使用雍容华贵、富于刺激性色调的字眼过多,致使人物仪态风神时或反被金碧辉煌的珍丽物色所掩,为后人所诟病。然瑕不掩瑜。其成功之作,情挚韵远,深隐含蓄,情思绵邈,耐人咀嚼。也有的以清丽取胜。如《更漏子》六首,大抵缘题作赋,写得清丽自然。“玉炉香”一阕直白抒情,语浅情深,凄清感人,下开宋人先声。《望江南》(“梳洗罢”),于轻描淡写中,倾注炽烈的感情,顿挫有致。温词应歌而作,精于选调,严守格律,讲究平仄四声。所用《诉衷情》、《思帝乡》、《河传》、《蕃女怨》、《荷叶杯》诸调,句式参差错落,繁音促节,皆有法度可寻,与声诗句调绝不相类。词至温庭筠,长短句与齐言声诗分镳并骋之势,愈益明显。温词上播宫廷,流传饮席,甚至敦煌写卷中也抄有之。其词用调之多、传播之广,均非同时代其他词人所能比肩。其对巩固和发展词业自有其积极贡献。事迹见唐温庭皓《唐国子助教温庭筠墓志》(见《宝刻丛编》卷八)、《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八、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温飞卿系年》。顾学颉、梁超然、殷大云等各有文考庭筠生平。

【生卒】:801~866,或谓812~870

【介绍】:

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排行十六,太原祁(今属山西)人。貌奇丑,号“温钟馗”。才思敏捷,尤工律赋。每试押官韵,未尝起草,每赋一韵一吟而已,故场中号“温八吟”,又谓八叉手而八韵成,故又称“温八叉”。性倨傲,放荡不羁,又好讥刺权贵,为时所忌,累举不第,仅做过随县尉、方城尉一类小官,官终国子助教,故世称“温助教”。生平行迹可考者,以关中金陵为多,江淮、湘鄂次之。两《唐书》有传。庭筠工诗善赋,侧艳清丽,韵格清拔,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号“三才”,三人皆以骈文绮丽著称,又都排行十六,故文号“三十六体”。庭筠为晚唐重要诗人,存诗300余首,以曾益等编著《温飞卿诗集笺注》较为完备。《全唐诗》编为9卷。温庭筠又是著名词人,是第一个着力为词的文人,存词70余首,是唐代诗人中作词最多的,内容多为绮怀闺怨风格秾艳绮丽,被奉为“花间鼻祖”。

猜你喜欢

  • 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马绪传编。中华书局1985年5月出版。篇名目录以作者为纲,作者下分系篇目,次序依原书,作者亦依原书署名。作者索引以姓氏四角号码为序。原书作者姓名时见讹误,一般不作考证,惟遇同姓名时,方加区别。

  • 张为

    【介绍】:宜春(今属江西)人。一作闽中入。进士及第。大中十二年(858),游长沙。后入钓台山访道,不知所终。工诗。著有《诗人主客图》传世。宋人诗派说本此。《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全唐诗补编·续

  • 岷江

    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中部。源自岷山南麓,从都江堰市出峡,经乐山纳大渡河,自宜宾入长江。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即在岷江上。武元衡《古意》:“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

  • 杨颜

    【介绍】:登开元进士第,历仕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卢并

    【介绍】:文宗时在世,曾任资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联。

  • 一百五日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后遂以“一百五日”为寒食的代称。赵嘏《寒食新丰别友人》:“一百五日家未归,新丰鸡犬独依依。”

  • 偃草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后因用“偃草”谓道德教化的普及。窦常《奉使西还早发小磵馆寄卢滁州迈》:“清风时偃草,久旱或为霖。”

  • 千金酬一饭

    韩信贫寒之时,经常向别人讨饭吃,人们都很厌恶他。有一个在江边漂絮的老太太见韩信饿坏了,就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投奔沛公刘邦,立为将军,封楚王,韩信到楚藩地后,找到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以千金作为报答。见《史

  • 处士卢岵山居

    【介绍】:温庭筠作。见《题卢处士山居》。

  • 探珠

    相传古代有人入水得千金之珠,其父说这种珠生在九重深渊中的骊龙颔下,只有在它睡觉时才能得到宝珠,如果龙醒着,人便会丧命。见《庄子·列御寇》。后因以“探珠”指博取功名。亦指仕途的凶险。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