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名。与古体诗相对。亦称“今体诗”。亦省称“近体”或“今体”。它定型于唐代并很快达到了创作的高峰期。这种诗体讲求格律,对诗的句数、字数、对仗、平仄和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近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
【生卒】:938—973【介绍】:五代文学家。幽州(治今北京)人,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中主时,官秘书正字。后主即位,迁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改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因连上表论时政,极谏不已,后主
①自许。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②许由之身。泛指隐逸生活。白居易《和郑元及第后秋归洛下闲居》:“云衢日相待,莫误许身闲。”
语本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后用以喻妻妾众多。白居易《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自注:“思黯自夸前后服钟
元赵汸注。是书是杜甫五言律诗的重要注本。赵注极少引宋人旧注,史实、典故、词语多直引原出处。其批语多引刘辰翁语,赵汸批注,多附句下及篇未,诠释洗炼,简而不陋,颇有见解。此书版刻极多,书名不一,体例,卷数
即丈人观。杜甫《丈人山》:“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参见“丈人观”。
刑部的别称。元稹《送复梦赴韦令幕》:“西曹旧事多持法,慎莫吐他丞相茵。”
为何。杜甫《可惜》:“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韩愈《曲江春游寄白舍人》:“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介绍】:李白作。安禄山在天宝十四载(755)冬发动叛乱,攻占了东都洛阳,次年正月称帝,大封伪官。此诗以游仙诗的形式,描写了安禄山叛军屠杀洛阳军民的惨状及大封伪官的情景。此诗当作于至德元载洛阳陷落之后
①听任;任从。高适《重阳》:“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攲斜。”②自从。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一从太尉房公赏,遂使秦人传至今。”③一旦从事。崔曙《送薛据之宋州》:“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