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柏树台

柏树台

即御史台。元稹《同醉》:“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炼形真。”

猜你喜欢

  • 鹘翻锦翅云中落,犬带金铃草上飞

    【介绍】:韦庄《观猎》腹联。鹘,即鸷鸟,一种猎鹰。诗谓鹘从云中翻转急下,猎犬在草地上疾驰如飞。诗歌渲染了狩猎时的紧张热闹场面,境阔意远,刚劲有力。

  • 郑儋

    【生卒】:741—801【介绍】:唐代诗人。荥阳(今属河南)人。大历四年(769)进士及第。建中元年(780)中军谋越众科,授高陵尉。累迁吏部郎中。贞元十六年(800)以河东行军司马为河东节度使,辟令

  • 刘洞

    【生卒】:?—975【介绍】:五代诗人。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游学于庐山,从陈贶学诗,居庐山二十年。南唐后主时,献诗百首,后主览首篇《石城怀古》,感怆不快,不予擢用。卒于

  • 范尧佐

    【介绍】:大和间道士。大和三年(829),白居易分司东都时,朝贤赋一至七言诗送之,范氏亦预其事。《全唐诗》存诗1首。

  • 高少逸

    【介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生卒年不详。长庆末为侍御史。大和九年(835)授赞善大夫。累迁左司郎中。开成四年(839)充侍讲学士。迁谏议大夫。会昌中为给事中。大中八年(854)自右散骑常侍出为

  • 独望

    【介绍】:司空图作。写于隐居中条山时,是一首刻画山村景象的小诗。描绘景物清新自然,令人目不遐接,颇具韵外之致,为历代评诗家所激赏。

  • 仄声

    古汉语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除平声外,上、去、入三声总称仄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仄声中入声消失,故仄声只包括上、去二声。讲求平仄是我国诗、词、曲等文学体裁较重要的特点。

  • 郑綮

    【生卒】:?~899【介绍】:字蕴武,行五。郡望荥阳(今属河南)。进士。初为监察御史。僖宗朝,官至给事中、右(一作左)散骑常侍。昭宗时拜相,旋即引退。著有《开天传信记》传世。新、旧《唐书》有传。为人喜

  • 白日长悬照,苍蝇谩发声

    【介绍】:裴度《中书即事》诗句。“言君鉴其诚,谗人亦不得逞其技也。”(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八),表现了诗人君子坦荡,无愧无惧的精神风貌。

  • 把袂

    拉住衣袖。为亲近的表示。刘长卿《送贾三北游》:“把袂相看衣共缁,穷愁只是惜良时。”李白《酬崔五郎中》:“但得长把袂,何必嵩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