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世民

李世民

【生卒】:599—649

【介绍】:

唐代皇帝、诗人。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唐高祖李渊之子。排行二。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唐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进封秦王。九年(626),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旋即帝位,次年改元贞观。贞观二十三年(649)卒,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追尊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位二十三年,以隋亡为鉴,励精图治,形成了政治修明、经济发展、边患消弭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理政之余,兼好艺文。先后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延文学之士,讨论典籍,编纂类书,与之吟咏唱和。又提出要“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序》),注重诗体的“雅正”。其诗述志抒怀,雄浑刚健,在唐诗发展中有着“首辟吟源”(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的开创之功。代表作有《帝京篇》、《还陕述怀》、《经破薛举战地》等。名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赐萧瑀》),颇为后人传诵。但亦有一些作品风骨荏弱,“无丈夫气”,“不免花草点缀”(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未能摆脱齐梁旧习。著有《唐太宗集》(《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四十卷),又曾撰《帝範》四卷、《凌烟阁功臣赞》一卷,俱已佚。《全唐诗》编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十首;《全唐文》存文七卷,《唐文拾遗》补三十六篇,多为诏令。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生卒】:599—649

【介绍】:

行二。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武功(今属陕西)。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劝父起兵。武德元年(618)为尚书令,封秦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为太子,继帝位,改元贞观。卒谥曰文,庙号太宗。在位24年,虚怀纳谏,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势强盛,史称“贞观之治”。雅好文艺,曾开设文学馆、弘文馆,招揽文士,讨论典籍。政事余暇,与群臣唱和,抒怀言志。其诗作风格豪迈沉雄,对唐初诗坛产生了积极影响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补诗11首。

猜你喜欢

  • 家口

    家中之人;全家人。王梵志《仕人作官职》:“得禄四季领,家口寻常饱。”

  •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介绍】:李世民《首春》诗句。带柳,如带子一般柔软的柳条。间,夹杂;花梅,即梅花。二句描写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时节的特有景色。

  • 扶颠

    《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后因以“扶颠”谓撑持危局。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

  • 王定保

    【生卒】:870—940【介绍】:唐末五代小说家。南昌(今属江西)人。诗人吴融婿。昭宗光化三年(900)中进士。南游湖湘,不为马氏所礼。寻任容管巡官,遭乱不得还,岭南帅刘隐辟置幕府。南汉大有初,官宁远

  • 襄王梦

    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愿荐枕席”,“王因幸之”。神女自言居于巫山之阳台,朝为行云,暮为行雨。见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神女赋》。刘沧《题巫山庙》:“婵娟似恨襄王梦,猿叫断岩秋藓稀。”后亦以“

  • 弃妇

    【介绍】:刘驾作。此弃妇之词,亦效仿乐府民歌。新人进门,此妇被弃,见男子喜新厌旧,妇之不当被弃。凄惨哀怨,含恨而无可告。

  • 张燕公

    【介绍】:见张说。

  • 尹戫

    【介绍】:见尹元凯。

  • 秋夜听业上人弹琴

    【介绍】:齐己作。写听业上人弹琴之感受。一二联写听琴,并未将笔墨投放在摹写声音上,而是从裨补世道人心角度之意,颇具新意。沈德潜评此诗曰:“太和元气,从来吟琴诗俱未写到。渊灏之气,应在李颀、常建之间。”

  • 滕倪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文宗、武宗时人。苦心为诗,有时名,滕迈誉之为“吾家千里驹”。曾至吉州访滕迈,临别赋诗自伤失意。当年秋逝于商州馆舍。《全唐诗》存诗一首、断句四句。事迹见《云溪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