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去的地方。岑参《题虢州西楼》:“愁来无去处,只在郡西楼。”亦用以比喻前途。王梵志《悟道虽一饷》:“迷心去处暗,明神即辨真。”②到处。李白《少年行》:“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介绍】:任翻《宿巾子山禅寺》诗句。上句写由于山峰耸立,被遮挡了部分月光,江水不能被明月普照;下句写在幽微的光线中僧人打开竹房。诗写山寺夜晚的幽静和人物的微妙活动,赋中兼比,意味隽永。
即磻溪。水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相传周太公望在磻溪钓得玉璜,故名“璜溪”。杜甫《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几时陪羽猎,应指钓璜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后因以“千里驾”用典指至交相访。韦嗣立《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之二:“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房琯《题汉州西湖》:“同人千里
晋张华封广武侯,何劭称其家园为广武庐。见《文选·何劭〈赠张华〉》。后因以“广武庐”美称名公巨卿的家园。郑纲《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
清宣宗旻宁选。此为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亲选之诗,无卷数。书中所选全为七律,只录中、晚,不收初、盛,且把杜甫列为中唐而选入。无序跋,无笺注、评点、圈点、校正诸项。有清木活字印本,现藏北京师范大学。
【介绍】:见梁藻。
【介绍】:骆宾王《冬日野望》诗句。二句写凌晨登山所见景色。山野静谧,天空连云舒卷,川光明净,残雾消失,一片凄清,为末句“客魂谁为招”的羁旅之思铺垫了气氛。
【介绍】:刘沧《游上方石窟寺》诗颔联。出句模声,谓疏磬隐约,声绕寒水。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对句绘形,谓高楼危迥,直接白云。境界澄远,格调高古。二句模声绘形,各尽其宜。
古曲名。原名《思悲翁》。王维《奉寄韦太守陟》:“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