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寒山

寒山

【介绍】:

唐代诗僧。姓名、籍贯、生卒年不详。长期隐居于台州始丰(今浙江台州)西之寒岩,因号寒山子。常往来于台州国清寺,与寺僧拾得丰干友善。狂放怪诞,言语不常。好吟诗唱偈,有诗即题于山林之间或村墅屋壁。旧传寒山为太宗贞观间人,其说本自台州刺史闾丘胤《对寒山子诗序》。余嘉锡考证此序为伪作,并据《仙传拾遗》等记载断定,其应为玄宗先天至代宗大历、德宗贞元间人(见《四库提要辨证》卷二〇)。其诗多宣扬佛教轮回因果思想,并糅合道家、神仙家的观点,偏重说理,但其间常有讥评世俗,揭露黑暗之锋芒,颇可注意。也有一些记述山林逸兴之作,天然成章,佳句迭出。所作五古居多,不重声律,语言通俗浅显,诙谐而富机趣,诗风近似王梵志。其作品自称有六百首,宪宗元和年间,徐灵府(一说道翘)从山林屋壁录得其诗三百余首,编为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对寒山子诗》七卷,系唐末诗僧本寂注释本。二书皆不存。《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寒山拾得诗》一卷,今传,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初编》影印覆宋本和有正书局影宋本。《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三首。其诗注本有数种,以项楚《寒山诗注》较通行。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二七。近年学术界有数文探讨寒山其人。

①传说北方的终年寒冷的山。也泛指冷落寂静的山。韩栩《送齐山人归长白山》:“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②地名。指浙江省天台县的寒岩。因唐诗寒山子曾居此而得名。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三:“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介绍】:

唐诗僧,为玄宗至德宗时人。长期隐居于台州始丰县(今浙江天台)翠屏山,山亦名寒岩,故自号寒山子。与台州国清寺丰干拾得时有过从。其诗内容复杂,多写僧人生活,亦有描写山林景色和反映农民愁苦生活之作。诗风通俗自然,多有俚语。《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补编·续拾》补收诗2首。

猜你喜欢

  • 黄耳

    晋陆机所饲养的犬名,它曾来往洛阳与吴地之间,为陆机传送家信。后因以“黄耳”喻指信使。沈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音尘黄耳间,梦想白眉良。”

  • 鲁人髽

    髽,妇人去掉发罩而用麻束发。《左传·襄公四年》载:鲁国为了救鄫国而攻打邾国,败,死亡众多。国内妇人迎丧时,以麻束发,并以此沿为吊丧之俗。后因以“鲁人髽”为服丧或吊孝之典。皮日休《卒妻怨》:“处处鲁人髽

  • 徐衍入海

    徐衍,相传为周末人,因恶周末世事之乱,负石投海而死。见《汉书·邹阳传》。李贺《箜篌引》:“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 曾子

    即曾参。李白《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君为鲁曾子,拜揖高堂里。”参见“曾参”。

  • 小槽

    制酒器中的部件,酒由此槽中流出。李贺《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 惟岸

    【介绍】:见释岸。

  • 三平调

    又称“三平切脚”、“下三连”。指诗句末尾三字都是平声。三平调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古诗中应用最广,有的甚至全篇用三平调,如元稹《周先生》。三平调是古体诗的句式,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如有,则上

  • 纵然

    即使。罗邺《洛水》:“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 荣期乐

    见“荣公三乐”。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介绍】:李白《北风行》诗句。喻北方严冬之苦寒。此为李白夸张之名句。燕山,山名,在今天津市蓟县境内。此泛指幽州一带。轩辕台,在燕山之南,今河北涿州西南,传说黄帝与蚩尤大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