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精华

唐诗精华

①杨希祥、张翰初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14.5万字。为该社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选译》丛书之一种。本书撷取唐诗精华116首,对作者和写作背景作了简要的说明,对篇章内容作了浅明的分析,并对诗作本身试行了白话翻译,化艰深为浅显,为读者学习、欣赏唐诗提供了方便。书首有《前言》。②林家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本书是该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精华丛书》二十种之一。选目的确定,遵循编辑部提出的“知识性、欣赏性和实用性”的要旨,不只顾及历史上的文学现象,而且注意到当代生活实际,尽可能为当代人写诗作文提供范本,也尽可能为当代人的文化生活提供借鉴。本书共选入唐代各个时期各派诗人62家,各种风格、题材的名作精品142首。书前有“前言”,每首作品正文之后附有简明的注释、简要的赏析和作家小传。文字平易优美,雅俗共赏。③纪群等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62万字。收入《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宝库》。本书收录了唐诗名篇73家236首,大致依诗人生年排序。每位诗人都有简介,每首诗都附赏析和意译,部分作品加有注释。其中,赏析部分较具特色。作者敢于捕捉自己的独特感觉,发人之所未发,对作品做了深细而富有个性的探讨。另外,编者出于对原作的总体把握,既强化了注释、赏析和意译三者各自功能,又注重使其互相配合,相映成趣。书前有《出版说明》。④缪钺、张志烈主编。巴蜀书社1995年6月出版。95万字。本书是介于《全唐诗》和一般小型选本之间的大型普及读本,共选录唐诗1500首,依作者生年排列,文字则以《全唐诗》为底本。诗前有小传,介绍作者生平、诗风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诗后加“注”,以释事实、语源、僻典、奥义为主。每首诗于第一条注下,交待写作时间、背景、全诗要旨及主要艺术特色;中间各条,则视需要略点句意、段意。其注释务求简要、准确、实用,使全书具有“适宜阅读、便利查考、扩展兴趣、导引研究”之功用。书前有“前言”,书后附“后记”。

猜你喜欢

  • 风雨

    《诗·郑风》篇名。诗序认为是“思君子”之作,后因用作怀念友人之典。杜甫《哭李尚书》:“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参见“风雨如晦”。

  •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介绍】: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诗句。二句用走马对,即景见情,描绘出一幅征人闺妇月下相思图:昔年闺里月,两人何等绮昵;今在汉家营,一人何等悲凉。月圆人不圆,“可怜”、“长在”,下得凄婉。二句字字写月,

  • 萼岭四望

    【介绍】:皇甫曾作。萼岭,在洛阳附近。此诗叹唐祚之衰。玄宗死后,天子不复巡幸,仪仗长驻西京,洛阳宫门久闭,野老忘幸不得,昔日之盛一去不返。诗意凄凉,结句“离宫秋树独苍苍”,大有物是人非之慨。

  • 飞车

    传说中能乘风飞行的车。《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在其北。”晋郭璞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韩愈《感春三首》之二:“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 宋玉悲秋

    战国楚宋玉作《九辩》,抒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其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后因以“宋玉悲秋”为咏感伤秋景寄托悲怀之典。杨巨源《登宁州城楼》:“宋玉本悲秋,今朝更上楼。”亦省作“宋玉悲”。李白《赠易

  • 燕颔猿肱

    形容相貌威猛,身材魁伟。王宏《从军行》:“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猿肱秾李肤。”

  • 嫦娥

    【介绍】:李商隐作。见《常娥》。

  • 平子归田

    张衡久游京都,仕不得志,作《归田赋》,表达了想归隐田园的情绪。后因以“平子归田”咏归隐。韦庄《将卜兰芷村居留别郡中在仕》:“伯伦嗜酒还因乱,平子归田不为穷。”亦作“平子田”。钱起《海畔秋思》:“偶为谢

  • 宁茵

    【介绍】:宣宗大中年间秀才。曾寓居南山大寮庄,夜有二人相访,自称是桃林斑特处士和南山斑寅将军,临别时又各赋诗1首。明日,宁氏方知二人乃是牛、虎所化。《全唐诗》收宁茵、斑特、斑寅诗各1首,统名之曰《二斑

  • 每日

    ①整日。花蕊夫人《宫词》之一二九:“后宫歌舞今抛掷,每日焚香事老君。”②每一天。白居易《题平泉薛家雪堆庄》:“所嗟地去都门远,不得肩舁每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