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阮籍与其侄阮咸等竹林七贤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后因以“阮林”代指叔侄与亲朋友好欢聚畅饮之地。卢僎《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叔江阳令》:“称觞阮林下,赋雪谢庭幽。”参见“阮家集”。
【介绍】:五代诗人。江淮间人。生卒年不详。前蜀时,干谒时相,因语多讥刺,数遭流谴。后蜀高祖搜访遗材,蒋数蒙见用。曾官火井令。能诗。言词浅俗,意多嘲讽。《全唐诗》存诗十首。事迹见《鉴诫录》卷四、《北梦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七:“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餐。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
【生卒】:724~779【介绍】:字子翼,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天宝初年入仕,官至殿中侍御史。《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介绍】:张说作于出任幽州都督时。凉风吹雨,寒林萧瑟,边塞生涯之苦可知,至于宴饮高堂,乐忘迟暮之心,边城为将,方知君恩隆渥,全为正言反说。欲擒故纵,诗人用笔何其狡狯。故前人评其满腔萧瑟之感,托意深婉。
【介绍】:莆田(今属福建)人。唐末诗人徐夤曾孙。五代末明经及第。宋太祖时任国子博士、殿中丞。长于小词,较有特色。《全唐诗》收其词3首。
【介绍】:皇甫曾《酬郑侍御秋夜见寄》颈联。二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景色。高处的柳枝为秋风吹袭而摇摆不定,月光照射下的泉水愈显明净而充满寒意。
【生卒】:660?~720?【介绍】:扬州(今属江苏)人。曾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以文辞俊秀齐名,号“吴中四士”。所赋诗以《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全唐诗》仅存诗2首。
佛教语。涅槃四德之一。亦称“大我”,与“妄我”相对,谓出离生死烦恼的自在之我。皎然《禅思》:“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
【介绍】:张均作。至德二载(757)作者因安史之乱时受伪职,论罪当死,后获免,流放合浦郡(今广西合浦东北)。该诗当为此时所作。诗中叙述了岭外的恶劣环境及流放到此的悲观消极思想。格调低沉,风格悲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