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凉州词二首

凉州词二首

【介绍】:

①(全)王翰作。一作《凉州曲》。凉州曲,唐宫调曲名。诗写边塞题材,第一首尤为传诵。全诗描写了盛大的军中欢宴场面:美酒浓香醉人,将饮之时乐者于马上弹奏琵琶,声繁弦促,热烈如同催饮。“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豪饮豪言豪情,说明将士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首诗可称真正的盛唐边塞诗,因为它语言明快跳宕,情绪奔放热烈,充满豪迈慷慨、超脱潇洒的乐观精神,给人以激动向往的艺术魅力,正是盛唐蒸蒸日上时代精神的反映。②(全)王之涣作。诗题一作《出塞》。诗写边塞征情与风光,第一首尤为边塞诗杰作。诗写景,以“黄河”与“白云”相接,“万仞山”与“一片孤城”相衬,气势开阔,物象壮美,形象鲜明地画出一幅雄奇苍茫、险要荒凉的“塞上图”,奠定了慷慨悲壮的基调。三、四句转入写情,以孤城中袅袅一曲《折杨柳》,写尽边地生活的凄凉寂寞。“何须怨”三字表面上是劝说边地将士,实则寄托着诗人对征人遭遇的真挚同情,悠扬婉转,含吐不露,与首二句前后呼应,读来更有无限感慨。吴逸一评曰:“神气内敛,骨力全融,意沉而调响。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唐诗正声》)

猜你喜欢

  • 元和举子

    【介绍】:姓名不详。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李逢吉知贡举,郑澥等三十三人及第,多为寒士。时人作诗咏其事,内有一诗作者无考,《全唐诗》卷七八四收入时署名“元和举子”。或谓即是年登第的周匡物。

  • 池光摇水雾,灯色连松月

    【介绍】:储光羲《题应圣观》诗句。二句写应圣观中池光与水雾交汇、灯光和月色辉映的美丽夜景,烘托了应圣观的神奇不凡。

  • 白足

    指白足和尚。名昙始,后秦鸠摩罗什弟子。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而未尝污湿,故称。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后用为咏高僧之典。刘禹锡《海门潮别浩初师》:“都人礼白足,施者散金钱。”皎然《酬秦系山人戏赠

  • 沿曳

    光彩鲜明貌。王昌龄《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 薛奇童

    【介绍】:童,一作“章”。字灵孺,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为薛元超孙。天宝初,官大理司直,后曾任慈州刺史。芮挺章编《国秀集》选其诗三首。《全唐诗》存诗7首。

  • 张保胤

    【介绍】:因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宋人改为张保嗣。晚唐人。性滑稽。为岭南掌书记时,作诗戏营妓。北归时留诗戏同院诸人。《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示妓膀子》,又作张保嗣诗重出,题作《戏示诸妓》。

  • 七月诗

    指《诗·豳风·七月》。诗序云:“《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后因以借用咏叹王业艰难。杜牧《即事》:“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 丘光庭集

    文集。唐丘光庭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丘光庭集》三卷。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七首,《全唐文》存文三篇。

  • 赠宝刀

    三国魏时,徐州刺史吕虔有一佩刀,相面的人认为有三公之命的人才可佩挂。吕虔便把此刀赠给了别驾王祥。后王祥又把刀送给了王览。事见《晋书·王览传》。后因以“赠宝刀”为赞咏别驾或三公的典故。李白《赠华州王司士

  • 唐诗二十六家

    合集。唐虞世南等著。明黄贯曾编。五十卷。编者自称因洞庭徐太宰刊陈子昂等十二家诗、嘉靖中毗陵蒋孝刊《广十二家唐诗》,均不及李峤等人的诗集,惧其湮没,因刊此编。录初唐至中唐诗人虞世南、李峤至武元衡、权德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