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韩滉

韩滉

【生卒】:723—787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太冲。韩休子。通《易》、《春秋》,好鼓琴,善书画。肃宗至德时,为吏部员外郎,簿详致。代宗大历六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检辖,帑藏稍实。德宗时,除镇海军节度使,安辑百姓,均其租税,境内称理。帝走奉天,淮、汴震骚,滉训士卒,完靖东南。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当时赖之。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刘玄佐不朝,滉过汴州讽之,为办装犒军,玄佐遂入朝。卒谥忠肃。工书法,得张旭笔法。善画人物及农村风物,绘牛、羊尤佳。画有《五牛图》、《文苑图》等传世。撰有《春秋通》等。


【生卒】:723-787

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北)人。门荫入仕,大历六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为苏州刺史、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兼润州刺史时,安抚百姓,均平赋税,州境安宁,是朝廷粟帛供应的重要基地。贞元初拜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加度支诸道转运盐铁等使。滉性节俭。通《易》、《春秋》,有著述,尤长书画。(,参见《新唐书》)


【生卒】:723—787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太冲。韩休子。通《易》、《春秋》,好鼓琴,善书画。肃宗至德时,为吏部员外郎,簿详致。代宗大历六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检辖,帑藏稍实。德宗时,除镇海军节度使,安辑百姓,均其租税,境内称理。帝走奉天,淮、汴震骚,滉训士卒,完靖东南。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当时赖之。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刘玄佐不朝,滉过汴州讽之,为办装犒军,玄佐遂入朝。卒谥忠肃。工书法,得张旭笔法。善画人物及农村风物,绘牛、羊尤佳。画有《五牛图》、《文苑图》等传世。撰有《春秋通》等。


【生卒】:723-787

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北)人。门荫入仕,大历六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为苏州刺史、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兼润州刺史时,安抚百姓,均平赋税,州境安宁,是朝廷粟帛供应的重要基地。贞元初拜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加度支诸道转运盐铁等使。滉性节俭。通《易》、《春秋》,有著述,尤长书画。(,参见《新唐书》)


【生卒】:723—787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太冲。韩休子。通《易》、《春秋》,好鼓琴,善书画。肃宗至德时,为吏部员外郎,簿详致。代宗大历六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检辖,帑藏稍实。德宗时,除镇海军节度使,安辑百姓,均其租税,境内称理。帝走奉天,淮、汴震骚,滉训士卒,完靖东南。又调发粮帛以济朝廷,当时赖之。贞元初,加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封郑国公。刘玄佐不朝,滉过汴州讽之,为办装犒军,玄佐遂入朝。卒谥忠肃。工书法,得张旭笔法。善画人物及农村风物,绘牛、羊尤佳。画有《五牛图》、《文苑图》等传世。撰有《春秋通》等。


猜你喜欢

  • 陈道止

    【介绍】:名或作道正。南朝宋临淮东阳人。少家贫,勤织作。嫁萧承之,生道成(齐高帝),死于道成为建康令时。后道成即帝位,追尊为孝皇后。

  • 安尚起妻李氏

    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尚起经商河南,病死。李氏闻,尽变家产还完夫债,且买棺待夫櫬归。自缢死。

  • 王彬

    字世儒,王廙弟。初仕为光禄大夫傅祗掾。永嘉中,避乱渡江,为镇东参军。元帝即位,为侍中。从兄王敦叛乱,攻入石头城,代元帝慰劳王敦军,指责王敦背弃君臣之礼。累迁尚书仆射,封侯。成帝中,卒官,谥肃。

  • 申甫

    【生卒】:1706—1778【介绍】:清江苏扬州人,字及甫。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以诗名。六年,乡试中式,授中书舍人,历官至副都御史。有《笏山诗集》。

  • 钱澄之

    【生卒】:1612——1694字饮光。原名秉镫。安徽桐城人。明末,主持桐城复社,又与陈子龙等联云龙社。被阮大铖党捕追,先后逃亡吴中、浙江、福建,入两广。明唐王时,授延平府推官。桂王时,升礼部主事,授翰

  • 东阳公主

    唐太宗女,出嫁高履行。武则天当政,屡遭贬斥,最后徙置巫州。

  • 王昭远

    【生卒】:944—1000【介绍】:宋翼州阜城人,号铁山。王继升子。形质魁伟,有膂力,善骑射。太宗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稍迁都知,从征太原,累立战功。淳化三年为并代兵马都部署。至道中李继迁扰边,绝灵武粮

  • 孟应之

    【介绍】:宋人。曾官御书院祗候。仁宗天圣三年奉旨书《太后受上清箓记》并篆额,刻石立于茅山。又入图画院,工画翎毛。

  • 李参

    【生卒】:1006—1079【介绍】:宋郓州须城人,字清臣。仁宗朝,以荫知盐山县。后历淮南、京西、陕西转运使,贷钱与民,待谷熟还官,号“青苗钱”,为熙宁青苗法之先导。英宗治平初历知瀛州、秦州。神宗时,

  • 节姑姊

    【介绍】:战国时梁国人。家失火,兄子与己子均在家中,妇欲先救兄子,惶恐仓促之间,误取己子出。火盛,不得复入救兄子。以为不义,无面目见兄弟国人,投火死。一说,姊当作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