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夐
【生卒】:502-578
字敬远,孝宽兄。魏末为雍州中从事,不久托病去职。以著述自娱。有隐逸名。周武帝问佛、道、儒三教优劣,著《三教序》以对;认为三教同归於善,本质上无高下之别。(,参见《北史》)
【生卒】:502—578
【介绍】:
北周京兆杜陵人,字敬远。韦孝宽兄。性淡泊,无意仕进,十见征辟,皆不就,萧然自乐于林泉,有居士风。明帝时赐号逍遥公,敕有司日给河东酒一斗。尝以为儒、释、道三教虽殊途,而同归于善。晚年唯以习静为务。
【生卒】:502-578
字敬远,孝宽兄。魏末为雍州中从事,不久托病去职。以著述自娱。有隐逸名。周武帝问佛、道、儒三教优劣,著《三教序》以对;认为三教同归於善,本质上无高下之别。(,参见《北史》)
【生卒】:502—578
【介绍】:
北周京兆杜陵人,字敬远。韦孝宽兄。性淡泊,无意仕进,十见征辟,皆不就,萧然自乐于林泉,有居士风。明帝时赐号逍遥公,敕有司日给河东酒一斗。尝以为儒、释、道三教虽殊途,而同归于善。晚年唯以习静为务。
李晟孙。以门荫历义昌、平卢、镇海三节度使。广明时检校尚书右仆射,蔚朔等州节度使。后坐事贬为刺史。【介绍】:唐京兆人。李听子。宣宗大中三年,以门阀自洺州刺史擢义昌军节度使,移镇忠武。九年,自金吾将军授平
【介绍】:唐宗室。为通州刺史,辞疾归。曾与其父李元嘉谋兵不成,俱坐诛。工于辞章,少以文才见知。结交皆名士,书籍甚多,皆文句详定,秘阁所不及。
【生卒】:627-712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东南)人。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征讨突厥,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久视初,又击败吐蕃,擢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进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中宗即位,召
字维纲,东平(今属山东)人。弘治三年(1524)进士。历官阜平、滑县知县、御史。正德时累官兵部尚书。嘉靖时为三边总制。有破敌功。请求释还议礼得罪大臣,为士大夫所称赞。小王子入寇,他建议平戎及诸边防御事
【生卒】:?—961【介绍】:五代时僧。蒲津人,俗姓武。少诣临川,僧净慧一见以为法器。后又谒法眼禅师文益。寻结庐衢州古寺,阅《大藏经》。后周世宗显德初,钱俶迎入西府,受菩萨戒,赐号慈化定慧禅师,居慧日
【生卒】:?—939【介绍】:五代时闽县人。道士。见信于闽主王鏻,作宝皇宫居之。鏻避位及复位,一听于守元,赐号洞真先生。王继鹏嗣立,尊为天师,凡更易将相,刑罚选举,多与之议。守元受贿,请托无所不至。又
【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复华,号吟竹。国子生。善绘兰竹,工篆刻,书宗赵孟頫,兼通医学。有《吟竹斋诗草》。
【生卒】:501—541【介绍】:北魏末高阳新城人,字叔明。性开朗率直,任州治中、别驾,西高阳太守,太中大夫。
【生卒】:665—748【介绍】:唐上谷昌平人,字若水。弱冠应材称栋梁举,策居第一。武则天大足元年,又中拔萃出类科。授魏州昌乐尉,换洛州兴泰尉。中宗神龙初,复中县令举,授虢州卢氏令。累迁泾州司马,充朔
【介绍】:明福建晋江人,字邦翰,号一江。以诗闻名,亦善书画。山水学董源、米芾,而能自成一家。画鸡尤妙。文徵明极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