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烈
宋州(治今河南商丘)人。精通玄学,常于禁中讲《老》《易》,深为玄宗器重,被李林甫举为宰相。后因杨国忠专权罢知政事,心怀不满。安禄山反,充任宰相职。不久,肃宗以六等定罪,赐死于家。(,参见《新唐书》223上/6349)
【生卒】:?—757
【介绍】:
唐宋州人。精玄学,工文章。玄宗开元中,于禁中讲《老》、《易》。累迁秘书少监。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玄宗凡有撰述,必由其助成之。迁门下侍郎。李林甫以其柔易,引为宰相。林甫死,杨国忠执政,素忌之,罢知政事。安史之乱,任伪中书令,后论罪赐死。
宋州(治今河南商丘)人。精通玄学,常于禁中讲《老》《易》,深为玄宗器重,被李林甫举为宰相。后因杨国忠专权罢知政事,心怀不满。安禄山反,充任宰相职。不久,肃宗以六等定罪,赐死于家。(,参见《新唐书》223上/6349)
【生卒】:?—757
【介绍】:
唐宋州人。精玄学,工文章。玄宗开元中,于禁中讲《老》、《易》。累迁秘书少监。代张九龄专判集贤院事,玄宗凡有撰述,必由其助成之。迁门下侍郎。李林甫以其柔易,引为宰相。林甫死,杨国忠执政,素忌之,罢知政事。安史之乱,任伪中书令,后论罪赐死。
【介绍】:西汉北地马领人,哀帝、平帝间以侠名闻于州郡,有恂恂谦退之风。
【生卒】:1285——1368镇南王脱欢第四子。初嗣为镇南王。天历二年(1329)改封宣让王,镇守庐州。至正十二年(1352)镇压庐州境内农民起义。二十七年封为淮王。二十八年(1368)明兵进逼京师,
【生卒】:1848—1903【介绍】:清直隶丰润人,字幼樵,一字绳庵,又字篑斋。同治十年进士,擢侍讲。光绪间官侍讲学士,署左都副御史。以纠弹大臣名著一时。中法战争期间会办福建军务,马尾之役,以戒备不严
【生卒】:488-537字徽伯,秀林子。明帝末,为博陵太守,附杜洛周为定州王。转从葛荣,被尔朱荣擒,至洛阳。后附高欢为丞相谘议参军。东魏初,为卫大将军、陕州刺史,被西魏军擒杀。(,参见《北史》)【生卒
【介绍】:宋建州松溪人,字持国。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授兴国军永兴丞,摄大冶县事,招抚流散,安集田里,百姓晏然。改知富阳县,终知梧州军州事。
字德侔,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第进士,历任州县官。崇宁中,为尚书议礼局编修官,擢监察御史,痛陈花石纲扰民,兴土木弊国,冗费多,恩泽滥。进殿中侍御史。蔡京兴苏州钱狱,株连千百人,死者甚多。以侍御史赴苏
【生卒】:468—499【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元晖。萧凤子。袭封始安王。初为员外郎。萧鸾(明帝)辅政,诛赏诸事唯遥光共谋议。及明帝即位,累迁大将军,劝明帝诛高、武子弟。永泰元年,帝疾甚。河东王铉
【生卒】:?—832【介绍】:唐博陵人。第进士。宪宗元和时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侍。素与崔植有隙,及植当国,以元略为宣抚党项使,辞疾不行,乃出为黔南观察使。敬宗初复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因误收赦免贷钱
【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鞠人,一字鞠仁。诸生。积学能文。游京师时,朝鲜使臣赏其诗,传往朝鲜。主讲川沙观澜书院,笃信朱子小学。有《有性情斋文集》。
古真弟。少随道武帝,以忠诚谨慎著称。曾为幽州刺史。太武帝时,幽州吏民复请为刺史,在州十数年,流散民户还业者万余家。封辽西公。延和中卒。(,参见《北史》)【生卒】:?—约433【介绍】:北魏代人。尉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