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福建上杭人,字懋之。正德九年进士。任顺德知县。时值岁歉,立法赈饥,毁淫祠,新学舍。擢江南道御史,首请逐佛郎机入广南、停浙江织造二事。迁巡按山西,督河东盐课,再巡四川。尝书“畏天悲人”为座右
【介绍】:唐时突厥酋长。阿史那氏,名斛勃。颉利败,被推为大可汗。率部归薛延陀,为延陀所忌,复归旧所,自称乙注车鼻可汗。太宗贞观末征入朝,不至,遣高偘袭之,擒送京师。高宗赦之,拜左武卫将军。
开封(今属河南)人。以父任为内侍黄门。庆历中,为河北西路承受。保州兵变,堵塞城门以据守,官军虽重围而不能入,继和独登南关门,密呼内应者,谕以祸福。迁两秩。沙苑缺马,诏秦州置场以券市马,继和就职仅数月,
随从朱元璋渡长江,历任指挥同知、大都督府佥事。取武康、安吉,筑城守卫。数次打败张士诚来犯。后张左丞以八万兵攻城,子贤所部仅三千人,而使守城坚固。取福建,克元都、定西俱有功。【介绍】:明初人。从朱元璋渡
【介绍】:元末湖州德清人,字子山,号愚斋。尝从宋濂游。穷研经史百家。辟署安定书院山长,辞不赴。善画马。有《愚斋集》。
【介绍】:东晋汝南安成人,字子骞。周子。方直有父风。历衡阳、建安、临川太守。为御史中丞时,曾奏阮裕、谢安违诏累载,罪应禁锢终身。穆帝永和九年,姚襄反,谋取洛阳。闵以吏部尚书为中军将军,缘江备守。官至秘
【介绍】:战国时秦国人。秦孝公时与甘龙反对商鞅变法,提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之说。
【生卒】:544—607【介绍】:隋河南洛阳人,字辅伯。贺若敦子。慷慨骁勇,博览书记,有大志。其父为宇文护所害,临终嘱弼继其平陈之志,并诫慎言。初仕于北周。入隋,文帝有志伐陈,任弼为吴州总管,弼献取陈
【介绍】:唐人。玄宗开元中,累官太仆少卿。十三年,玄宗自择良刺史十一人,特擢放为定州刺史。诏宰相诸王以上,祖送洛滨。以治最闻。
【介绍】:清江苏元和人,字少迂,一字小迂。袁钺子。继承父业,早岁即以画名。入京师,所识王公贵人,惟以笔墨交往。晚年归里,赖卖画自给。工画山水,清腴秀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