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肃

王肃

【生卒】:195-256

字子雍,王朗子。魏文帝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后历秘书监、侍中、太常、中领军等职。为政敢于谏议。学识渊博,著《尚书解》、《诗解》、《论语解》等书,所论当朝典制、郊祀、宗庙等百余篇。


【生卒】:464—501

【介绍】:

北魏琅邪临沂人,字恭懿。王导后人。仕南齐为秘书丞。孝文帝太和十七年,父兄为齐武帝所杀,乃奔魏。在魏甚得孝文帝器重,授大将军长史。以破齐将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孝文帝死,受遗命为尚书令,依江南制度定九品官制。宣武帝时,累封昌国县侯,官至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卒谥宣简。


【生卒】:195—256

【介绍】:

三国魏东海郯人,字子雍。王朗子。司马昭妻父。魏文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累迁侍中、太常、中领军,加散骑常侍。明帝时上疏请备蓄积而息疲民,省徭役而勤稼穑。善贾逵、马融之学,而不好郑玄。综合诸家之说,遍注群经,不分今古文。所注《书》、《诗》、《三礼》、《左传》、《论语》,均有清人辑本。又伪造《孔子家语》及解。


【介绍】:

东汉人。王磐子。磐死洛阳狱,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及郭后卒,有谓肃等受诛之家,恐与诸王为乱。光武帝遂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生卒】:464-501

字恭懿,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仕齐为秘书丞。以父奂被杀,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奔魏。帝在邺召见,肃建议大举南征,与帝意契合。用为大将军长史。不久,以攻义阳有功,迁平南将军、豫州刺史、扬州大中正。佐帝议定朝典官制。帝卒,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共辅朝政。宣武帝用为扬州刺史,镇寿春。尽心于防边安民,封昌国县侯。自奉简约,好自诩门第。卒於寿春。谥宣简。(,参见《北史》)


【介绍】:

东汉人。王磐子。磐死洛阳狱,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及郭后卒,有谓肃等受诛之家,恐与诸王为乱。光武帝遂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猜你喜欢

  • 冉闵

    【生卒】:?-352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人。初为石虎养孙,改姓石。有谋略,勇力绝人。历征虏将军,镇压梁犊起义。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废杀石遵,拥立石鉴。永和六年,废杀石鉴,

  • 汉孝崇匽皇后

    【生卒】:?-152名明,蠡吾侯刘翼媵妾,桓帝生母。桓帝时期尊号孝崇皇后。

  • 贞固

    【生卒】:652—约696【介绍】:唐僧。郑州荥泽人,俗姓孟,梵名娑罗笈多。年十四,于氾水等慈寺出家。后往相州林虑诸寺,寻师访道。曾至安州,从大猷习大乘诸经;至襄州,从善导修净土业;至安州,从秀公习律

  • 卢宁忠

    【介绍】:名一作宁。明广东南海人,字献甫,号冠岩。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黄佐弟子。宗王守仁、湛若水之学,以不及王门为憾,曾移书求教于若水。官至登州知府。有《献子讲存》、《五鹊别集》。

  • 苏瓌

    【生卒】:?-710宇昌容,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弱冠本州举进士。神龙初,入为尚书右丞,以明习法律,受诏删定律令格式。景龙三年参知政事,进封许国公。中宗卒时,他力排众议,反对韦后临朝。睿宗即位,以老

  • 杨晳

    【生卒】:?——1079安昌时,安次(今属河北)人。太平十一年(1031)进士乙科,为著作佐郎。重熙十二年(1043),累迁枢密副使。清宁初,知南院枢密使,与姚景行同总朝政。后历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

  • 王檀

    字众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初事朱温为小校,以军功历迁踏白副指挥使、密州刺史等职。后梁建立,任邢州节度使。梁军柏乡之败后,他以孤城抗击晋军攻击。后梁末帝时任匡国军节度使,曾率兵袭击晋阳,几乎攻陷。后

  • 郭崑焘

    【生卒】:?——1882字意城。湖南湘阴人。郭嵩焘之弟。举人。人参张亮基军幕,败太平军李开方部。随曾国藩军东征。后从刘崐用兵贵州苗疆,参赞军事。历官国子监助教加至四品卿。光绪八年卒。

  • 徐坚

    【生卒】:659-729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幼好学,遍览经史。举进士,初授太子文学,历任给事中、太子詹事、集贤院学士。先后参与修撰《三教珠英》、律令格式以及国史等。七入书府,时论称美。(,参见《

  • 米友仁

    【生卒】:1072—1151【介绍】: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初名伊仁,字元晖,小名虎儿,号懒拙老人,世称小米。米芾子。善书画,徽宗宣和四年,应选为书学博士。高宗绍兴中,仕至权兵部侍郎,以敷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