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好文

李好文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字惟中,大名东明(今属山东)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第,为大名路濬州判官。泰定四年(1327)升太常博士。编纂《太常集礼》五十卷。任监察御史,上言时弊不如至元者十余事。后以翰林学士兼谕德编《端本堂经训要义》。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总共一百零六篇。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的治乱兴废,编成《大宝录》。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恶之事,编《大宝龟鉴》。升翰林学士承旨。后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 陆伟

    【生卒】:1434—1522【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字仲奇,号质庵。成化六年举人。铨授山西泽州知州。时大饥,人相食,奏发内帑,沿门赈救,全活数万。设常平仓,筑路造桥,民甚德之。

  • 寿长

    【介绍】:清满洲正白旗人,呼尔拉特氏。多隆阿孙。光绪间官正黄旗满洲副都统,统奉天仁字军,因事革职。二十六年,俄兵入边,寿长力请战,召回京,未行,为俄人所执,不屈死。

  • 吴匡

    【介绍】:东汉河内人,字伯康。少即出仕,供职惟勤,号称敏达。为侍御史,与黄琼共佐清河王,琼为司空,举匡拜尚书。后迁弘农太守。尝班诏劝耕。桓帝延熹七年闻琼卒,即告病弃职,为琼发丧制服,载柩还府。后人讥其

  • 完颜石土门

    又名神徒门,耶赖路完颜部人。家世为部落首领。忠直孝友,智慧聪达,处事果断,骁勇善战。率部归附金世祖完颜部,征伐钝恩、乌春等皆有战功。太祖西征,率兵助太宗留守京城。海陵王时,追封金源郡王。【生卒】:10

  • 王叔文

    【生卒】:753—806【介绍】:唐越州山阴人。以棋待诏。好言治道。德宗时,与王伾同在东宫侍读,太子倚重之。及顺宗即位,拜翰林学士,引韦执谊为相,用柳宗元、刘禹锡等,推行政治改革。贬贪官京兆尹李实,市

  • 李彦

    【生卒】:?—524【介绍】:北魏陇西狄道人,字次仲。李韶弟。颇有学业。孝文帝初举秀才,除中书博士。徙郊庙下大夫,考定朝仪典章,号称职。累官河南尹、平州、徐州、秦州刺史。彦刑政过猛,为下所怨。城兵莫折

  • 蒋恭棐

    【生卒】:1690—1754【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字维御,一字迪甫。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编修。乾隆间充《大清会典》、五朝国史馆纂修。南归后主讲扬州安定书院。藏书数千卷,均手加评语。有《西原草堂集》。

  • 傅融

    【介绍】:北魏清河人,南徙渡河,家于磐阳。为乡闾所重,以三子灵庆、灵根、灵越并有才力而自负,意谓其三子文武才干堪以驾驭当世。好事者然之,故豪勇之士多相归附。

  • 靳歙

    【生卒】:?—前183秦末从刘邦起义,初为中涓,以军功赐爵建武侯,迁骑都尉。楚汉战争中,从击项羽军,击绝楚军粮道,多次击败项羽部将,略定江陵。汉朝建立,封为信武侯。后又以骑都尉击代,攻韩王信于平城,有

  • 厉汪

    【介绍】:宋婺州东阳人,字万顷。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永嘉主簿,迁知乐清县,民安其治,以“厉佛子”称之。累官西外宗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