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寇谦之

寇谦之

【生卒】:365-448

字辅真,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少修张鲁之术,历年无效,遂先后入华山、嵩山求道。太武帝初,赴代京献《录图真经》、《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等书。言修身练药,朝夕礼拜天师等法。崔浩先服其言,劝太武帝崇信,帝亲至道坛,受符箓。后北魏诸帝即位,皆行此礼。宣布新法于世,道教大行。临终,言腹中大痛。弟子谓为尸解。


【生卒】:365—448

【介绍】:

北魏上谷昌平人,字辅真。少好道术,尝遇成公兴,从游于嵩山、华山。明元帝神瑞二年,自云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五斗米道之法,废除收受信徒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废道官世袭制度,代以儒家唯贤是授原则,强调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建立新天师道(北天师道)。得崔浩重视,师事之,并上疏鼓吹。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谦之上《录图真经》,宣扬符命之说。太武帝为之改元,复至道场受道箓。道教遂为北魏历代帝王所崇信。(⊙》


【生卒】:365—448

【介绍】:

北魏上谷昌平人,字辅真。少好道术,尝遇成公兴,从游于嵩山、华山。明元帝神瑞二年,自云太上老君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使清整道教。除去五斗米道之法,废除收受信徒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废道官世袭制度,代以儒家唯贤是授原则,强调以斋功为养生求仙之本,建立新天师道(北天师道)。得崔浩重视,师事之,并上疏鼓吹。太武帝太平真君元年,谦之上《录图真经》,宣扬符命之说。太武帝为之改元,复至道场受道箓。道教遂为北魏历代帝王所崇信。(⊙》


猜你喜欢

  • 李士棻

    【生卒】:1821—1885【介绍】:清四川忠州人,字芋仙。咸丰五年副贡,历任彭泽、南丰、临川知县。后流寓上海。长于律诗。有《天瘦阁诗半》、《天补楼行记》。“诗半”者,盖士棻自谓长于律诗,而不能为古体

  • 刘如意

    【生卒】:前201—前194【介绍】:西汉沛人。高祖四子。戚夫人所生。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为赵王。因母有庞,高祖屡欲立为太子,以大臣与吕后反对而罢。高祖死,为吕后鸩杀。谥隐。

  • 凌悦

    【介绍】:元明间浙江安吉人,字孟傅。元至元时进士,有文名。明太祖召为卷帘使,称为老凌。累迁至都御史。性耿直,渐以直谏见疏。

  • 贺扬庭

    【介绍】:金曹州济阴人,字公叟。海陵天德三年经义进士。调范阳主簿兼尉,有治声。大定中,以廉能迁户部郎中,累除洺州防御使。岁饥,命有藏粮者,以所余出售。改陕西西路转运使致仕。卒年六十七。(⊙》

  • 迺穆泰

    【介绍】:元三山人,字景春。顺帝至正末,以延平路总管监南安县。时用兵,泰调度转输,以给军饷,劳徕绥辑,以复流亡。又修举学校。时称良吏。

  • 万文胜

    【介绍】:宋宁国人。倜傥有大志。累官福州观察使、总殿前诸军。理宗以飞白书“忠实”二字赐之。

  • 王会

    【介绍】:宋成都华阳人,字亨道。王珪孙,秦桧妻弟。岳飞下狱,会受桧令搜其家。高宗绍兴十二年,为干办行在诸军粮料院,历司农丞、守军器监,二十一年为兵部侍郎。二十五年,以敷文阁学士知平江府,转建康府,旋以

  • 何璟

    【生卒】:?——1888字小宋。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何日愈之子。道光进士,历官御史、给事中、安徽按察使至闽浙总督兼巡抚。英法联军入侵,屡上疏陈战略,劾广东巡抚柏贵。光绪初,治闽浙海防以御日本。中法战

  • 唐其势

    【生卒】:?—1335【介绍】:元钦察人,燕铁木儿子。顺帝即位,为御史大夫。元统二年,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至元初,撒敦死后为中书左丞相。忌右丞相伯颜独用事,遂与叔答里等谋废立,兵败处死。

  • 司马岐

    司马芝子。父卒,由河南丞转官廷尉正。曾至梁郡判案,数年积狱一朝理清,遂升迁廷尉。曹爽专权,他斥责爽党邓飏,因惧祸丢官。年三十五卒。【介绍】:三国魏河内温人。司马芝子。历官河南丞、廷尉正,迁陈留相。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