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黑闼

刘黑闼

【生卒】:?—623

【介绍】:

隋末清河漳南人。少与窦建德友善。后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唐高祖武德元年瓦岗军败,为王充世所俘,寻率部逃归河北,从建德。建德败死,黑闼率余部再起,复建德旧地。又遣使北结突厥。五年称汉东王,年号天造,都洺州。为李世民所败,奔突厥,数引之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六年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全力攻之,黑闼败走饶阳,为唐军所杀。


【生卒】:?-623

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人。不治产业,少与窦建德为友。隋末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失败后为王世充所俘。后率部投奔窦建德,以骁勇多谋著称。武德四年(621)建德被杀,他为旧将所推,收拾余部再起,半年之间复建德故地。又遣使北连突厥,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建都洺州。因被李世民击败,北奔突厥。复借突厥兵南攻河北、山东等地,不久再复故地,仍都洺州。武德六年唐集结重兵进攻,败走饶阳,为部属执送唐军,被杀。(,参见《新唐书》)


【生卒】:?—623

【介绍】:

隋末清河漳南人。少与窦建德友善。后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唐高祖武德元年瓦岗军败,为王充世所俘,寻率部逃归河北,从建德。建德败死,黑闼率余部再起,复建德旧地。又遣使北结突厥。五年称汉东王,年号天造,都洺州。为李世民所败,奔突厥,数引之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六年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全力攻之,黑闼败走饶阳,为唐军所杀。


【生卒】:?-623

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人。不治产业,少与窦建德为友。隋末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失败后为王世充所俘。后率部投奔窦建德,以骁勇多谋著称。武德四年(621)建德被杀,他为旧将所推,收拾余部再起,半年之间复建德故地。又遣使北连突厥,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建都洺州。因被李世民击败,北奔突厥。复借突厥兵南攻河北、山东等地,不久再复故地,仍都洺州。武德六年唐集结重兵进攻,败走饶阳,为部属执送唐军,被杀。(,参见《新唐书》)


【生卒】:?—623

【介绍】:

隋末清河漳南人。少与窦建德友善。后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唐高祖武德元年瓦岗军败,为王充世所俘,寻率部逃归河北,从建德。建德败死,黑闼率余部再起,复建德旧地。又遣使北结突厥。五年称汉东王,年号天造,都洺州。为李世民所败,奔突厥,数引之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六年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全力攻之,黑闼败走饶阳,为唐军所杀。


猜你喜欢

  • 萧宝玄

    【生卒】:?—500【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智深。齐明帝子。明帝建武初,封江夏郡王。出为郢州刺史。东昏侯即位,为都督,南徐、兖二州刺史。明年,崔慧景举兵反,宝玄密与相应,开门纳之。慧景败,宝玄被杀

  • 朱承宇妻曹氏

    武进(今属江苏)人。从丈夫家居无锡。曾割臂为丈夫治病。丈夫死,被迫改嫁,不从,自杀。

  • 罗艺

    【生卒】:?-627字子延,本籍襄阳,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淳化)。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大业十二年起兵,攻据柳城、怀远等地,自称幽州总管。武德初奉表归唐,赐姓李,封燕王。助唐败刘黑闼。转镇泾州,以

  • 高其勋

    字懋功。初袭千户,后由乡武举历中军、参将。守御武定。沙定洲再反,陷城,服毒死。【介绍】:明人,字懋功。初袭千户,后举武乡试,为黔国公标下中军。弘光元年,元谋土司吾必奎反。其勋奉沐天波命守武定。及阿迷土

  • 郑可学

    【生卒】:1152—1212【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子上,号持斋。从学朱熹之门,久之,最得精要,四方来学者,熹多使其质正。及熹知漳州,延教其子弟。晚以特科调衡州司户,授忠州文学。有《春秋博议》、《

  • 戚同文

    【介绍】:宋宋州楚丘人,字同文,一字文约。幼孤,以孝闻。从邑人杨悫勤励读书,不满一年,毕诵《五经》。值五代丧乱,绝意禄仕,思见天下统一,遂名同文。聚徒教授,门人登第者五十六人,范仲淹亦在其中。尚信义,

  • 徐俯

    【生卒】:1075——1140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以父荫授通直郎。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历官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与宰相朱胜非议不合,求去,提举洞霄

  • 刘居士

    刘昶子,隋初为太子千牛备身。集公卿子弟三百人,敏捷者称“饿鹘队”,武力者为“蓬转队”,横行长安,公卿妃主,不敢触忤。数犯法,文帝皆不问。后被人告其谋反,且欲勾引突厥,帝方下令捕其党。将居士与其父处死。

  • 韩仲孝

    【介绍】:明应天府高淳人,字君陈。韩邦宪子。邑庠生。学行谨严。金川令唐某尝以澹台灭明比之,乡人乃称仲孝为澹明先生。有《非斋集》。

  • 会章

    清宗室。延煦之子。光绪二年(1876)进士,累官至理藩院侍郎。戊戌政变后,汉族京朝官员被捕者众。上疏论刑法贵在持平,不应分满、汉轸域。敢言伉直,有其父风格。【介绍】:清宗室,隶正蓝旗。延煦子。光绪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