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勰

刘勰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南朝梁人,字彦和,祖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少家贫好学,依定林寺僧佑居处,十余年间,博通经论。初为奉朝请,历太末令,东宫通事舍人、步兵校尉。以文才为昭明太子及沈约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接着卒。所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论述古今文体。(,参见《南名》)


【生卒】:约466—538,一说约465—532

【介绍】:

南朝梁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早孤,笃志好学,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共居处十余年,遂博通经论。梁武帝天监初,起家奉朝请,后为临川王萧宏记室,任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为昭明太子萧统、沈约等所重。晚年出家,改名慧地,未几卒。曾整理定林寺经藏。著《文心雕》,全面总结前代文学现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名著。


猜你喜欢

  • 展无骇

    【生卒】:?—前715【介绍】:春秋时鲁国人,公子展之孙。为鲁司空。隐公二年率师入附庸小国极。八年卒,请谥与族,公命为展氏。

  • 何洪

    全椒(今属安徽)人。嗣世职,为成都前卫指挥使。正统中,从征麓川。景泰末,从征天柱、铜鼓,皆有功。屡升都指挥使,掌四川都司事,参与平定东苗乱。宪宗立,升都督佥事。镇压赵峰起义,力战死。赠都督同知。【介绍

  • 杨兴

    西汉元帝时人,以才能被选用,任长安令。与贾捐之相善,互相以才标誉,贾称杨可任京兆尹,他则推贾才堪任尚书令。贾曾数言宦官中书令石显之短,他认为石显用事,须迎合帝意,方可得官,遂共荐褒石显,又由贾上书荐举

  • 忙古台

    耶律阿海长子。在铁木真时,任御史大夫、监战左副元帅官,管领契丹汉军。守卫中都,招安水泊等处。后去世。

  • 朱纯臣

    明定襄王希忠曾孙,崇祯时被信任,李自成逼近京师,帝命他总督中外诸军事,辅佐太子。京城失陷,被农民起义军杀。

  • 李秉礼

    【介绍】:清江西临川人,字敬之。官刑部郎中。与李宪乔以风节相砥砺,从受诗法。有《韦庐集》。

  • 李坤臣

    【生卒】:1168—1221【介绍】:宋邛州临邛人,字中父。光宗绍熙四年进士。因祖父母及父相继谢世,哀泣失明,以授徒为业。曾任普州州学教授。精于《易》,深于《三礼》,曾与魏了翁相研讨。

  • 丁诩

    【介绍】:明广东东莞人,字士敏。成化元年举人,任江西信丰知县。

  • 羊仁

    庐州庐江(今安徽庐江)人。至元初,阿术兵南下时,父被杀,母及兄弟皆散去,自己七岁卖为奴。后得知母及兄弟着落,便遍恳亲故,贷钞百锭,历诸家求赎之。前后六年,大小二十余口才得以团聚。【介绍】:元庐州庐江人

  • 苗神客

    沧州东光(今属河北)人。官至著作郎,曾预修《列女传》、《臣轨》等书。(190中/5011)【介绍】:唐沧州东光人。初为周王府户曹参军。武后讽高宗召诸儒论撰禁中,神客与选。官终著作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