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枪会

黑枪会

赫哲和汉族群众自发组成的抗日自卫组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现。活动于今黑龙江同江县街津口村一带。初由团山子(今饶河镇)一个姓朱的把头集合40余人组成。专打日本侵略者和土匪。带有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参加者均拜佛,不吃荤,不喝茶,吃饭时要拜太阳等,自说能避枪弹。以扎枪(由铁头、木柄组成,铁头长尺余,两面有刃,木柄约3尺长)为武器。后被东北军“陆团”邀驻街津口,得到发展。不久“陆团”投降日本侵略者,该会移同江乡(时属富锦县)。后在头屯打败土匪后,在追击中与日军发生遭遇战,虽个个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终因武器原始,死伤20余人后败退,遂散。

猜你喜欢

  • 彭世英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两江口长官※彭胜祖子。弘治十年(1497),入粟嗣父职。十四年(1501),奉调随征贵州普安彝族女首领米鲁,破大小盘江、陆卜、毛口等处,救出被虏杨太监

  • 小帅

    古代乌桓、鲜卑等邑落首领的称号。邑落为部落的分支,“数百千落自为一部”(《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邑落各有小帅,不世继”(《三国志·乌丸鲜卑传》),由推举产生,执掌本邑落事务,调解纠纷。隶属大人统

  • 兹目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最高等级。彝语音译。各大支系首领,原称兹、目、毕。“兹”是最大首领,“目”是领导作战的次等头目,“毕”是毕摩,管祭祀。后被中央王朝封为世袭土官者(包括土司、土目、土舍),又称“尼威

  • 至宁

    金卫绍王完颜永济年号。1213年五-八月,凡1年。

  • 段义连

    即“段廉义”(1699页)。

  • 哈剌反

    明初土族第一代剌土司。青海西宁州人。明洪武四年(1371)附明,授充总旗。其孙剌苦功升副千户,始以剌为姓。曾辖有“土舍”、“土民”100余户,男女200余人。居地在今民和县泉里剌家庄,上剌庄。附剌土司

  • 依合瓦尼派

    阿剌伯语音译,意为“兄弟”。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清末民初,由马万福(又名马果园,东乡族)为首的十大阿訇所提倡。主张凭经行教,称为遵经派。反对以往伊斯兰教各派中的汉化仪式和思想,反对门宦制度,提倡经堂教育

  • 东部裕固语

    我国部分裕固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区,使用人数约有4千。内部比较一致。东部裕固语与在地区上邻近的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的共同性多一些,尤其在语音方面。

  • 腾里野合俱禄毗伽可汗

    见“腾里可汗”(2372页)。

  • 松江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原名真教寺,又名云间白鹤寺。位于上海市松江县松江镇缸甏巷。创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 (一说始建于明初)。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修,历永乐、万历、清顺治、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