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力艮吉囊
见“吉囊”(681页)。
见“吉囊”(681页)。
拉祜语音译,意为“丢伴”。解放前云南耿马县福荣地区拉祜族对离婚的称谓。在当地离婚比较自由,但必须举行一次简单仪式方得社会公认。仪式由村寨头人和本家族长主持,提出离婚的家庭通常只需用鸡煮一锅稀饭,另备一
唐代夜郎郡公、牂柯领主。牂州(今贵州余庆,瓮安一带)人。据牂柯,拥兵数万。武德三年(620),请内附,唐任命为牂柯刺史并加封夜郎郡公。贞观三年(629),与谢氏各支首领相率晋京朝贡,唐以其地分设数州,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纳西”、“纳”、“纳汝”、“纳日”。他称“摩沙”、“末些”、“么些”等。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维西、中甸、宁蒗、德钦、永胜、鹤庆、剑川、兰坪等县和四川盐源、盐边、木
见“拓跋弘”(1356页)。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数百年相传不息,影响很大。长诗叙述英雄米拉尕黑与美丽的姑娘麦芝茹的爱情故事。在他们行将结婚时,适逢外敌入侵,米拉尕黑应征入伍,荷戈出征,并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国王以“驸马”高位笼络,
即“凤伽异”(326页)。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王方翼传》。玄奘《大唐西域记》作素叶水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素叶城。因城北有碎叶水(今楚河)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西南8公里处之阿克-贝西姆。公元628
郡名。隋大业四年(608),炀帝平吐谷浑。次年,以其地之曼头、赤水二城置。辖境相当今青海共和、兴海、同德、玛沁等县地。治赤水城(今兴海县东南)。隋末大乱,地复入吐谷浑。唐贞观十年(636),封吐谷浑王
见“张承奉”(1181页)。
见“诸抹”(19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