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褂

马褂

满族服饰。原为清代满族男子上衣,后流行各地。因穿在长袍、长衫之外,袖襟俱短,便于骑乘,故名。满族之初即有。清初为营兵所服,康熙时社会上层着此服,后服者日增,渐成一般便服。为短褂,长仅及脐,平袖及肘,两侧开衩,领、袖缘花边,分宽边与窄边两种。其制,以黄马褂为贵,非皇帝特赐,不得穿着。有长袖、短袖、宽袖之分;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袖口均为平口。对襟马褂中间开襟;大襟马褂,右边开襟,四周有异色边缘,属便服;琵琶马褂,右襟短缺,与短襟袍相似,也叫“缺襟马褂”,不同时代,颜色、装饰、面料等均有所不同。此外,还有一种翻毛皮马褂,即毛朝外马褂,始于乾隆,盛于嘉庆。皮毛贵重,属达官富人之爱物。

猜你喜欢

  • 楚雄万家坝东周古墓群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楚雄市区东南7公里的万家坝、清龙河西岸1万平方米的台地上。1975—1976年发掘。有东周时代墓葬79座(其中大墓13座),出土各类青铜器近900件,其中青铜农具147件(

  • 监氏城

    见“蓝市城”(2316页)。

  • 耿当州

    元明傣族土司名。参见“孟弄州”(1557页)。

  • 中俄密约

    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法文本称《防御同盟条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沙俄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礼,清政府特使李鸿章前往祝贺时,以中俄共同防止日本侵略为词,贿赂李鸿章,诱迫于6月3日与沙俄

  • 岳木忽而

    见“玉木忽儿”(476页)。

  • 伊利克

    突厥语称号。其品级次汗一等,意为“王”。如12世纪30年代,※东部喀喇汗王朝首都巴拉沙衮(今中亚楚河畔碎叶城东)为西辽※耶律大石所占据,其汗伊卜拉欣被降封为“土库曼伊利克”,意为“土库曼王”,成为西辽

  • 查干陶苏

    见“奶油”(646页)。

  • 混沌歌

    土族神话史诗。流行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及民和县官亭一带。歌词分:起唱、混沌、开天辟地、人类起源、周末等部分。其中周末部分主要演唱老子、释迦牟尼、孔子3个历史人物的诞生,以及道、释、儒三教的创立,受汉

  • 头目

    旧时裕固族牧区部落首领。全族共有10个部落,每个部落设正、副头目。清康熙年间(1662—1722),将裕固族划分为“七族”,并授各部头目以守备、千总、把总等职衔,头目世袭,副头目或世袭或选举。因部落头

  • 吾古论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古论。来源于部名。居苏滨水(今绥芬河)、统门(今图们江)浑蠢(今珲春河)合流之地、曷懒路(治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附近)爱也窟河、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胡剌温屯和独拔古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