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韩陵之战

韩陵之战

北魏尔朱氏集团与高欢集团的争权之战。永安三年(530)九月,魏孝庄帝为摆脱大丞相尔朱荣(契胡人)的挟制,将其诱杀。十二月,荣侄天柱大将军尔朱兆攻入洛阳,俘杀孝庄帝,立元恭为帝(即节闵帝),操纵朝政。晋州刺史高欢(鲜卑化汉人)欲取而代之,于普泰元年(531),乘奉命带领长城边关六镇流民10万余人往太行、常山以东(今河北一带)地区就食之机,拉拢信都等地大族,起兵讨尔朱氏。十月,首施离间计,使徐州刺史尔朱仲远不战而退,遂乘机于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击败尔朱兆所率10万骑的进攻。二年一月,又攻取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后尔朱集团内部经大将军尔朱世隆劝说暂重归于好,一致对付高欢。闰三月,骠骑大将军尔朱天光等分别率军至洹水(今河南安阳河)两岸布阵,号众20万。二十六日,尔朱兆率轻骑3千夜袭邺不克而退。面临朱尔大军压境,高欢以不满3万的步兵及近2千骑兵,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布设圆阵,并连接牛驴,阻塞归路,以促使将士死战。高欢命司徒高敖曹领左军,堂弟高岳率右军,自统中军出击,初战中军失利,尔朱兆乘势猛攻。高岳率五千骑抗击,部将斛律敦率部卒袭兆后背,高敖曹以千骑横拦,兆大败,部将贺拔胜和徐州刺史杜德投降,尔朱军溃逃。尔朱兆还晋阳,后自尽。尔朱仲远南投梁朝,尔朱世隆、尔朱天光等相继被擒杀,所部投降。四月,高欢入洛阳,立元修为帝(孝武帝),自任大丞相、柱国大将军,独揽朝政。

猜你喜欢

  • 柳江人

    壮族地区原始人化石。1958年在广西柳江通天岩洞中发现。为一个完整的头骨(仅缺下颌骨)及部分体骨与肢骨。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约当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头骨属中头型,面部和鼻部短而宽,眶部低

  • 石抹元毅

    1151—1197金朝将领。本名神思。咸平路(治今辽宁开原东北)酌赤烈猛安莎果歌仙谋克人。契丹族。石抹氏。武勇过人。以荫补吏部令史,入为大理知法,迁同知亳州(今安徽亳县)防御使事。章宗明昌元年(119

  • 马少宣

    1867—1939清末民初工艺美术家。名光甲,字少宣,以字行。北京牛街人。回族。擅长内画,与知名内画家周乐元、叶仲三、丁二仲等齐名。作品题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皆精。人物画与书法最具特色。人物

  • 白叠布

    古代滇西地区哀牢夷及金齿族先民以木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纺织品。亦作“百叠”、“帛叠”。始见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称是金齿的一种主要纺织品,“坚厚缜密,颇类丝绸,土人无贵贱者服之

  • 那哈他

    氏族名。意为“在山南坡住的人”。鄂温克族三大哈拉(氏族)之一,详见“杜拉尔”(961页)。

  • 东突厥汗国

    古汗国名。※阿史那土门建立突厥汗国后,因政治上没能建立定型的可汗继承制,汗王争位内讧,助长了小汗或强大部落首领的割据倾向。驻牧西方的室点密一系早呈独立倾向,东部突厥诸首领亦各自拥众自重,“各统强兵,俱

  • 西藏佛教

    见“藏传佛教”(2571页)。

  • 赶祖先圩

    旧时毛南族民间祭祖活动之一。毛南语称“沙赫公叭”。地点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波川两村交界处的下林(毛南语称“卡林”)墓场。人们认为死人灵魂也喜欢赶圩,其圩叫“祖先圩”。如果不赶此圩,祖先要责怪和

  • 贸易亭

    清代设于伊犁等地与哈萨克、布鲁特等进行贸易的场所。亭置营务处或驼马处,由贸易章京经理。亭旁置土堡,供前来交易商队居住。当商队抵达卡伦附近时,守卡官兵即将其人数、货物、牲畜进行登记,并连同所送王公、台吉

  • 阔阔出

    ①蒙古国巫师。晃豁坛部人。千户长※明里也赤哥子。任本部萨满,号“帖卜腾格里”,(意“天之使者”)。初与父俱事铁木真父也速该。宋乾道六年(1170)也速该死后,一度投靠札只刺部札木合。淳熙十六年(118